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李楼乡“移风易俗”易出乡风文明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2-12-12 11:28 来源:蚌埠日报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李楼乡通过村规民约、道德积分、红白理事会等形式,积极利用村务公开栏、道德讲堂、乡村大喇叭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倡导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带动广大群众养成文明淳朴新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创建新动力。
  “村规民约”约出乡村新生活

走进李楼乡,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各村村口、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着村规民约,形成村规民约无处不在的浓厚氛围,真正让村规民约家喻户晓。11月底,李楼乡15个村陆续完成了一年一度的村规民约修订工作。
   “红白理事”理出乡村好风气

“以前村民办红白事,总喜欢攀比,怕哪里做得比人差,丢了面子。酒席、礼金讲究一个‘多’字,‘动静’越大越有面。现在,在红白理事会的宣传引导下,攀比少了,铺张浪费少了,办喜事的幸福感提升了,办白事的便捷度提升了。”韩葛村村民姜明连由衷夸赞。
    今年,老山村、韩葛村等先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由村民推荐政治意识强、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在本地有较高威望、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为理事。各村将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推进乡风文明转变的重要抓手,在村中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风气。理事会成立以来,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给婚丧礼俗定规矩、立标尺,加强宣传引导作用,避免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通过大力宣传和正面引导,形成“简朴为荣、节约为美”的乡村新风。
    “积分兑换”兑出乡村新时尚

“被评上文明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村民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都能获得积分。”贾庵村党支部书记钦祥曾介绍,实行积分制,主要是为了激励更多群众多行善举、积极参与乡村文明创建。
今年年初,贾庵村、曹巷村等开展了“道德积分”奖励兑换活动,将所有村民都纳入积分管理体系,以户为单位,家庭任一成员都可将所做好事、善事申报积分,由村委会成立积分评定小组,实行每月一评、每季一兑换,奖品均为米、食用油、洗衣服、洗碗液等日常生活用品,村民可以凭借积分兑换相应奖品。道德积分兑换活动实行以来,村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和文化活动中,促进了村规民约“落地生根”。
    移风易俗是文明创建工作里的重要一环。李楼乡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探索、持续推进,扎实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将移风易俗吹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