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湖区延安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党工委书记领办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及老党员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更好地把离退休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转化为助推基层建设的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助力街道高质量发展。
建好“主阵地” 探索“新路径”
针对延安街道老年人口比例偏高,且老党员数量超过全街党员总数的50%这一情况,延安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社区党支部+老党员工作室+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按照“六有”“六好”标准建立延安桑榆工作室,并据此制定了详尽的建设实施方案。精心选拔了1名政治立场坚定、具备专业技能且乐于奉献的老党员担任工作室的牵头人,同时吸纳了7名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作为常驻成员,共同参与工作室的日常建设。系统梳理群众需求清单和老党员工作室服务资源清单,推动基层“所需所盼”与老党员“所能所愿”精准对接。并选派一名年轻党员担任工作室“助理”,协助老党员做好接待联络、资料归档工作,为建好工作室提供必要支持。
搭建“连心桥” 铺就“幸福路”
延安桑榆工作室注重发挥老党员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引导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组建“夕阳红宣讲队”“银发宣讲队”等4支宣讲队,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目前共开展微党课宣讲5次、上门讲12次、集中讲7场次,引导党员、群众团结奋进、坚定信心跟党走。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人群,在党群驿站、淮畔新港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开设书法、摄影、剪纸等展览,吸引更多的老同志走出家庭“小圈子”,融入社会“大圈子”。老党员们还通过积极融入党建工作,引导7名老党员到社区报到,组建文明劝导队,开展路牌和广告清洁、劝导居民文明停车等活动,推进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营造老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解决“急难愁” 为民“供良方”
“延安桑榆”工作室深度融合网格化管理工作,动员老党员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访民情、纾民困,解民难,暖民心,在老党员工作室设置“社情民意征集点”,由老党员工作室收集民情民意,能现场办的现场办,不能即刻办理的及时反馈给社区,整理成清单制定整改时限。充分发挥老党员在网格片区里“认得到人、喊得拢人、敲得开门”的优势,在老旧小区改造、矛盾纠纷调解等重点工作中提供建言献策、奔走协调、心理疏导、矛盾纠纷化解等多元化服务,主动协助社区处理小区物业问题、矛盾纠纷等50余次,协助破解不文明养犬、高峰期道路堵塞等难题16件,有效助力居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