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让电动自行车做到合规停车充电——共筑安全防线共建和谐生活

发布时间:2024-03-21 16:49来源: 蚌埠市龙子湖区投资促进局浏览量: 【字号:   打印

蚌埠电动自行车家底有多少?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蚌埠市同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道路上车辆密集,形成长龙般的拥堵景象,出行效率大打折扣的同时,长时间的等待和缓慢的移动滋长着驾驶员们的焦虑情绪,未充分燃烧的尾气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在这一困境之下,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灵活和环保,且不用担心停车难的优势,逐渐走进蚌埠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解决交通拥堵和环保出行的不二选择。“老百姓谁家没有电动车的?”记者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行电动自行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成功回避了拥堵,还间接地为城市贡献着一份清新。

记者从市交警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不断攀升,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年底,蚌埠市辖区电动自行车上牌量达到61.4万辆,三县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或更高。除了个人拥有的电动自行车外,一市三县也存在着大量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仅市辖区登记在册的就有2万辆左右。

然而,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除了造成交通事故外,相关问题层出不穷,管理顽疾更是“久治不愈”。

管理顽疾“疾”在何处?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市民和物业都在为电动自行车管理顽疾犯难,车辆乱停乱放乱充电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老旧小区和安置小区一逮一个准。”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上述区域成为重灾区。记者走访中发现,很多老旧小区确实没有设置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和集中充电的区域,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于楼栋附近较空旷的地方,电线私拉乱接的情况比较普遍。

记者在禹会区一些商品房小区走访中看到,虽然门厅张贴着“消防通道 禁止停车”的标语,但是咫尺之遥就停放着电动车。在一些地下车库,虽然张贴着禁止停放电动车的警示标识,仍然停放着大量的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停在门厅里非常不好,尤其是我们家里有老人,每次看到我都想劝劝他们。”有市民介绍,随着年限的增加,一些商品房小区原有的停车棚或老化不能使用,或数量有限已不能满足正常的停车需求。

“充电桩1元钱充电时间太短,充满需要2元左右,我每周充三次电,比在家里充电贵多了。”还有一些拉线充电的市民出于节俭的目的,怀有侥幸心理,不认为自己充电会带来安全隐患。

“我们没有执法权,缺乏实质性的管理手段。”采访中,一些物业的从业人员也在抱怨,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成了拉锯战,稍有松懈,各种乱象又会死灰复燃。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论是商品房小区、安置房还是老旧小区,随机走访几个楼道,都或多或少存在电动自行车私拉电线、乱停乱放等违反电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

焦点问题:架空层到底能不能停车?

南京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居民楼火灾事故引发全社会的强烈关注,架空层到底能不能停放电动自行车、设计是不是科学更是成了大家争议的焦点。记者从我市住建部门了解,架空层是开发商根据设计需求建造,是允许存在的。而架空层能不能停车则是争议不断。

很多人支持“禁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这一观点。“架空层停放那么多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我感觉自己天天躺在一堆定时炸弹上面。”一位市民表示了担心。但是,立即取缔架空层停车也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小区原本没有规划专门充电的地方,电动自行车不停放在架空层,一时间该停在哪里呢?该如何为我们解决停车充电的难题?”

其实,架空层到底能不能停车充电早有明确规定。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的规定,民用建筑的架空层是指采用结构支撑且无外围护墙体的开敞空间层。高层民用建筑的架空层内如果设有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或安全出口,根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5号),同样不得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避免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影响建筑人员疏散安全。

市民为电动自行车管理“把脉问诊”

电动自行车该如何防患于未“燃”?本报电动自行车相关报道推出后,引发网友热议,纷纷出谋划策。

“对于电动车禁止进楼道举双手赞成,但也不能一禁了之。”一位网友表示,很多小区停车位数量是远远满足不了停车,雨棚不够用,雨棚老旧倒塌,甚至没有停车棚,在禁电的同时也应该把居民的停车需求给解决一下。“车棚修好了,谁想停在地下车库呢?”网友还希望物业多建点雨棚解决需求,充电装置要经常请人维护保养,杜绝隐患。

不少业主希望,相较于居民用电,充电桩的收费标准应进行一定的调整。很多年龄大的业主,意识不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和社区应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安全知识,让他们能够意识到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物业公司的工作,齐心协力把小区治理好。

“电动车楼道入口安装闸口,阻止电动车驶入楼道。”对于电动自行车乱停楼道和消防通道的行为,有市民建议从“堵”上下功夫。

据介绍,很多事故发生在凌晨或者黎明这个时间,人们处在熟睡中,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酿成事故。电动车使用了大量的可燃物质,燃烧速度非常快,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电动自行车管理是一个综合性治理问题,应当合理划定停车范围,平衡交通秩序与百姓停车方便的诉求。可以在小区高层建筑之间加装特定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地点,并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市民应做好“三清三关”(即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保障“生命通道”的畅通,从根源上杜绝火灾发生,才是最好的“自救”方式。有关专业人士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要科学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不随意改装电动自行车,同时加强日常的自检自查。

我市将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

2月29日,记者从市安委办获悉,为深刻汲取火灾事故警示,切实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火灾防范工作,2月28日至6月底,我市将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其实,蚌埠市政府早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了《蚌埠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紧密结合我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对电动自行车销售、通行、停放、充电等关键环节做出制度设计。各级各部门近些年也通过各类媒体、各种渠道加强对电动车安全治理的普及教育。近期,市消安委也通过发布《关于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五个严禁”的通告》、发动“蓝焰珠城”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进门入户”宣传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单位及个人遵守各类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从源头上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也已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非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动自行车等行为,2023年,我市共抽检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2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3批次,并依法进行了处理。

相关部门表示,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骑行者、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等多个层面,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只有综合施策,强化管理和教育,不断提升骑行者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大监管水平,才能确保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蚌报融媒体记者 谢勋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