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师范附属小学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本年度工作将紧紧围绕“小学大雅”办学理念,在巩固2024年发展成果基础上,以“强师资、精课程、智环境、显文化”为核心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与社会满意度。
二、 年度核心目标
学生素养:深化“博识、文雅”特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学业质量稳居区域前列。
师资队伍:80%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骨干教师梯队初具规模,区级骨干占比提升。
课程体系:构建“博雅人文、智慧科技、健康生活、艺术审美”校本课程框架,完成3门特色课程开发并实施。
智慧环境:完成1-2栋教学楼必要修缮启动工作,建成1间多功能智慧教室/创客空间,实现“班班通”设备全面换代。
文化品牌:“博雅科技嘉年华”、“博雅阅读月”成为区域特色名片,校园文化环境育人功能显著优化。
三、 重点任务与举措
(一) 师资强基工程 (重点突破)
信息技术深度赋能:
开展分层分类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智慧工具实操、数据分析辅助教学、微课制作)。
组织校级信息化教学竞赛与优秀课例展评。
为青年教师配备“学科+信息”双导师。
骨干教师引领发展:
遴选培养校级骨干教师,组织教学展示与校际交流。
聘请专家指导学科教学与课题研究(鼓励跨学科课题申报)。
优化人才结构:
引进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领域专业人才,支撑特色课程建设。
(二) 课程深化改革 (重点突破)
特色校本课程攻坚:
集中开发3门核心特色课程(聚焦科技创新、经典阅读、艺体特长),完成资源包建设与课堂实践。
跨学科教学深化:
打造1-2个精品跨学科主题项目(“绿色家园”、“非遗探究”),形成可推广的校本模型。
课堂教学范式推广:
全面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各学科推出“高效课堂”示范课。
探索项目式学习(PBL)在综合实践中的应用。
(三) 智慧环境提升 (重点突破)
硬件设施攻坚:
全力争取资源,推进选定老旧教学楼维修改造立项/启动。
完成全校“班班通”设备升级换代。
建成并启用1间高标准智慧教室/创客空间。
优化校园网络带宽与覆盖,升级核心办公与教学管理平台。
(四) 文化内涵提升
环境育人升级:
设计并实施教学楼核心公共区域文化氛围改造(突出“博雅”主题)。
品牌活动提质:
高质量举办“博雅科技嘉年华”,展示科技教育成果。
打造“博雅阅读月”活动链(好书推荐、阅读分享、创意表达)。
宣传矩阵建设:
系统宣传办学理念、特色课程、师生风采,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
(五) 管理效能优化
评价机制完善:
优化教师评价,突出教学创新、教研实绩、育人成效。
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强化过程性记录与增值评估。
安全精细管理:
细化安全管理职责与流程,运用技术手段提升安防智能化水平。
(六) 教学质量托底
常态质量监测:
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课堂-单元-阶段),利用数据分析精准把脉学情。
学科组能力强化:
强化学科组在集体备课、作业设计优化、质量分析中的作用。
轻负优质作业:
深化分层、弹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与应用。
四、 关键时间节点
第一季度 (1-3月): 发布计划,启动校本课程开发、跨学科项目设计;开展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推进维修改造方案申报;启动骨干教师遴选。
第二季度 (4-6月): 核心特色课程进入课堂试点;启动“高效课堂”示范课评选;举办“博雅阅读月”;智慧设备采购/安装;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
第三季度 (7-9月): 校本课程中期评估与调整;跨学科项目实施阶段总结;校园重点区域文化改造启动;“青蓝工程”结对推进;维修改造项目施工(若有)。
第四季度 (10-12月): 举办“博雅科技嘉年华”;智慧教室/空间启用;期末质量全面监测与分析;年度工作总结、课程建设成果汇报与评优;制定下年度工作雏形。
五、 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 强化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按领域成立专项工作组(课程、信息、文化、基建),明确责任到人。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及教代会监督职能。
经费保障: 优先保障信息化投入、特色课程开发、师资培训、重点硬件改造。积极争取上级专项经费及合规社会资源支持。严格执行预算,强化绩效评估。
监督保障: 领导小组每季度督查进度并通报。关键指标(教师信息化达标率、特色课程完成度、工程节点)纳入部门及个人绩效考核。年中根据进展适度优化任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