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7-01-31 14:35 来源:龙子湖区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1718

在蚌埠市龙子湖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龙子湖区上下奋力开拓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坚决破除思想桎梏、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学先进、补短板、谋创新、促发展”,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4亿元,增长9.5%,一二三产分别增长2.6%9.1%10.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实现财政收入9.8亿元,增长17.9%,占年预算9.13亿元的10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其中423461重点项目上报完成投资61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市排名呈现稳中趋升态势,实现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蓄势起航。

(一)深入推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工业发展聚“核”转型。硅基产业加速集聚发展。中建材高铝玻璃、台嘉玻纤等6个项目深入推进,中航三鑫太阳能节能减排、清洁化生产技改等正式启动实施。全区硅基产业总产值达61亿元,增长105%,浮法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成果已占据国内外80%以上高端浮法玻璃设计市场,世界最薄0.15mm超薄基板实现量产。传统工业深入转型。恒意环保、化工机械退市进园加快推进,液力机械装备提升及实验中心稳步运行,华隆消防恢复生产、豪沃系列消防车达到最新国标品质,无线电二厂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持续化解。科技创新形势喜人。完成发明专利申请650件,授权95件;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1家,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技术中心企业,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1.5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56%

商贸业态聚“新”升级。培育发展综合商街。成功引进东方新天地韩国城项目,香榭兰庭内街、心里城商街投入使用,国祯广场、城市之光商场开业在即,滨河花园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华联项目成功摘牌,引入新型商贸业态,为火车站商圈发展增添新动力。加速聚集文化旅游项目。大明文化园中轴景观基本建成,度假酒店全面装修,一期占地2000亩的百花谷特色小镇项目正式签约。引进《文化中国》投资基金、国投汇信(北京)设立蚌埠市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10亿元,有望带动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投入50亿元以上,将加快市、区文化旅游项目集聚转型升级。出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外贸进出口促进政策,推动“互联网+”及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获省著名商标7件,安徽名牌2个。

现代农业聚“链”成型。致力于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编制实施龙子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鼓励引导种养特色产业发展。示范核心区引进盛霖园艺等7家企业,流转土地近3000亩,形成林、果、花、苗四大板块。设施蔬果初具规模,和平乳业、雪晗生猪规模养殖势头稳定,华信禽业年孵化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年孵化商品鹅500万只。全区已逐步形成花卉苗木、设施蔬果、畜禽规模养殖三大主导特色农业产业。

(二)深入推进项目引领,扩大投资拉动增长

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实行招商、帮办、落地“三位一体”招商工作新机制。完善工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等招商引资政策,明确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招商路径。全年引进招商项目18个,其中10亿元以上2个,施普瑞德高分子聚合物膜、8.5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恒圣云能源、吕顺工业机器人、玻璃机械交易中心、环宇蜂窝陶瓷等一批产业项目顺利签约、陆续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安徽蚌五高速投资、安徽东紫投资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建筑开发企业,及恩纽诚服、E玻网等现代服务业企业陆续入驻。

项目建设全面发力。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按照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四位一体”,对三次产业中的20个续建、73个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及18个储备项目,落实区级领导、部门责任制。完善协调服务机制。中小企业产业园、圣力开关等7个产业项目和安徽科技学院新校区等6个社会事业项目得到快速推进。强化落实扶持资金。安排硅基新材料产业扶持资金3338万元、拨付各类企业发展资金及外贸促进资金4757万元。抓好项目入库工作。8.5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合钛集成电路板等一批项目被列入省大、新、专重大项目库。

园区开发持续加快。基本完成园区控制性详规前期评审和园区整体规划环评编制工作,总长近4公里的古杏路、台玻大道等建成投入使用,加速推进台玻110KV凤铁544线路迁改工程,完成10KV供电线路、国防光缆迁改和重点项目主供水管道建设。谋划基建合作项目。申报园区基础设施PPP建设项目,涉及16条道路、1条供水的总投资3.4亿元路网项目列入建设日程。盘活园区存量土地。收回摘牌未建的原汽车改装项目110亩土地,用于建设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项目

(三)深入推进城乡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家园

重点征建持续推进。积极实施棚改“三年计划”,全年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7个,完成征迁面积50、净地交付1805亩、征收4020户。原毛巾厂宿舍、海员宿舍、疏浚处小学、徽商物流、二钢新村B地块、席梦思厂周边一期、交通物流、老冰箱厂等13个地块征收完毕,建国巷、血站北侧等3个地块基本完成。城市大建设加速推进。全年实施10个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中环线北段、解放二路北段建成通车,解放三路南段、新凤路、D-7路等6条道路加快建设,环郊南线及Y015改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国电二期输变线工程基本完成、解放变开工建设,高铁公交停保场等7个事业性项目征迁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安置工程深入实施。新开工安置房6300套,占目标任务的157%;竣工4500套,占目标任务的129%;完成回迁2244,占目标任务的102%李楼新村等项目实现全面交付回迁,二钢新村一期、统一仓库拖附厂宿舍鸳鸯楼宿舍、红塔一期等5个项目基本建成,2017年上半年将陆续交付使用;华联项目3#楼安置房基本建成。红塔二期、二钢新村二期、滨河花园AC地块、华阳周边安置区等新开工项目加紧施工建设。

小区旧改全面启动。对列入省级民生工程的65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深入谋划。投入3000万元资金,车站新村、解放一村、吉祥小区等首批10个老旧小区得到全面整治改造,切实改善老旧小区外立面、保洁、绿化、路网等设施建设水平。

(四)深入推进民生改善,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创城工作扎实开展。健全长效管理措施,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路面、电线、护栏功能完好,安装楼道灯13000盏,路灯装灯率100%、亮灯率95%,更换破损窨井盖1000余个,更换淮河路等10余条主次干道店招店牌2900余块,整治外立面2.5万㎡,开展李楼乡周边环境整治改造,城乡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对延安北路、余庆苑等4个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市场化运作管理水平。推进城管网格化、老旧小区物业化、交通志愿者市场化建设,打造胜利四村国学广场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开展“孝善龙子湖、文明伴我行”主题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城市管理持续强化。全力推行数字化城管。加强指挥体系建设,基本实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保洁全天候”管理目标。累计处置市城管指挥中心交办事项12000余件、信息员采集问题2万余件,网格化管理月度考核排名总体居于全市前列。市容整治扎实有力。结合“三治一补”,率先在全市取缔路面书报亭,对列入整治范围的示范道路、居民小区等样本点,集中拉网式清理整治100余次。防违控违力度加大。对新生违建实施“一户一档”管理,及时拆除制止新生违建50处,拆除12个老旧小区内历年违建65处共计1500㎡,切实做到应拆尽拆。开展打击盗采山石取缔活动45次,查扣盗采挖掘机、运输车辆18台,处理6人,有效遏止了盗采行为。加大执法办案力度,累计办结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案件500件。强力推进环卫改革。按照全市统一招标引入理念先进的现代企业实施管理,妥善做好环卫作业移交和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达到“政府统一出资、企业统一作业、市容部门统一监管”的运行模式,并率先在全市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筹集资金8000万元,25项重点民生工程得到有力推进。开发就业扶持工程公益性岗位530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续保9100人,参加城镇医保3.8万人,征缴职工养老保险2.2亿元,均完成任务的100%,涵盖城乡结合部市民的新农合覆盖率达到125%。率先在全市建立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制度,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74.8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68.6万元,惠及1400余人次发放低保金2637万余元,实现应保尽保;救助贫困残疾人1530名,对184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每人提供1000元药物治疗费用补助;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补助学校公用经费12820人,补助886.9万元;完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放映216场公益电影,“送戏下乡”演出18场;按序时进度推进龙淮花园、和煦幸福城廉租房实物配租,各项民政救灾款项物资发放到位。为城乡困难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50件,完成率101%,实现应援尽援。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60起,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0%。加大两站、治淮路、蚌医一附院周边问题整治,在全市率先建设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的“情指一体化”实践应用平台。严格落实监管措施,157名社区服刑人员无脱逃漏管,安置刑满释放人员380人。强化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化解信访积案47件,开通网上投诉平台,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成功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447开展金融环境排查整治,严查泛亚等非法集资案件,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非法集资。整合完善市场监管新体系,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食品药品经营行为得到持续规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先在和煦社区建成全市首家微型消防站。集中开展建筑工地粉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和噪音专项整治,全面落实秸秆禁烧和淘汰黄标车、老旧车任务,环境管理再上新台阶。

(五)深入推进公共事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教体事业取得突破。扎实推进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及附属幼儿园全面投入使用。拨付2016年各项义保经费920.5万元,占年度指标任务的105%;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招聘编外教师56名。投入1437万元,对部分校舍、10所学校教育教学设备、22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行配套维修完善。凤一小、师范附小分别代表蚌埠队、安徽队获得2016年度WER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和全国青少年建模总决赛二等奖,为我市、我区特色办学争得了荣誉。我区荣获“蚌埠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区”和“少年蚌埠”行动“优秀县区”。

卫计文化事业深入推进。扎实推进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开展医疗市场依法执业专项整治,加强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荣获“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兑现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完成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新增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省级社区文化活动示范点各1个,在现有二级馆标准上,将原一毛厂房改造为近4000的区文化馆、图书馆,2017年将全面投入使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全面落实花鼓灯广场舞《鼓乡女儿》分获安徽省和华东六省一市广场舞大赛第一名

政府性改革深入实施。公车、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务服务改革成效良好,社会信用建设正式启动。政务服务再上新台阶,按照“服务方式无距离、服务效率无积压、服务流程无障碍,服务质量无差错,服务对象无投诉”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窗口服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打造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实现服务前移,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周期,提升了群众办事满意度。深入推进国防动员转型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建设、征兵和人民防空工作。统计、审计、民族、宗教、法制、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管理、公共机构节能、防震减灾、婚姻登记、基层政权建设、民主管理、政务公开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6年任务的完成,标志着过去五年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现。五年来,龙子湖区走过了一段不平凡、不寻常的发展历程,遭遇的困难和波折前所未有。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区人民逆势奋进、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积极作为,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4.7亿元,比2011年末累计净增185.5亿元,累计增幅116.4%,实现总量翻番。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6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亿元,累计增幅192.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实现翻番三次产业比重由4.85144.2优化为1.1:49.5:49.4,现代服务业增长趋势明显,“调转促”、“去降补”节奏加快,经济结构呈现出更加积极的新态势。

五年来,全区累计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大建设项目115个,征迁面积502万建成黄山大道、中环线等10条市级重点道路,成功改造57个棚户区(城中村),开工建设27处安置房167万、竣工128万,累计回迁14330套,建成23个现代小区,建设金润国际、东方新天地等7个商住综合体,城市面孔逐步旧貌换新颜。

五年来,全区新增就业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4%下,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成,各类养老保险新增参保缴费4.6万余人次,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缴费20万余人次,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年年提标,各类基金征缴支付安全及时。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受益群众达42.2万人次。累计发放住房保障租金补贴1293万余元,惠及7291户;累计实物配租33259675人,对4547套保障房进行入住后续管理。龙子湖实验学校、凤二小和煦校区等6所学校(幼儿园)建成使用,“一校一品、一校多特”和品牌化、集团化办学取得初步成效,自主编印的地方教材《美育》课程和雏鹰花样跳绳等成为闻名省内外的教育名片。全面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完成16个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基层医技水平和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和煦等10个城市、农村社区标准化办公用房建设。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历程,困难比预想的多,结果比预期的好,历经峥嵘,难以忘怀。五年的不懈追求、五年的砥砺奋进,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必须时刻心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不懈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在创新创造中培育竞争新优势。必须把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聚焦融入国家级、省级、区域性大平台大战略,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自我革新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必须把转型作为实现龙子湖区振兴崛起的重大举措,坚决丢掉“等、靠、要”思想,坚决克服“不会转”的困局和“不敢转”的疑惑。必须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驻区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我区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和工程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子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从经济发展看,经济总量偏小,大型龙头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企业较少,产业链不够完善,新型业态尚未形成规模,发展要素瓶颈制约较为明显,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亟待解决;从社会层面看,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民生改善、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生态保护支出巨大,征迁建设、企业改制、社会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遗留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从自身建设看,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庸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不容忽视,政府服务水平与发展需求还有差距,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主要发展任务

 

今后五年,龙子湖区正处于加速发展爬坡期、产业调整关键期、全面小康攻坚期、城乡建设提升期的特殊阶段,困难和压力是不可避免,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要坚持以改革突破制约,以创新转换动能,以实干争取主动,切实把发展着力点转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上来,龙子湖区就一定能够在追赶中实现全面小康、在跨越中建设幸福龙子湖。

从外部环境上看,我们面临更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有: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精准有效,提供了新的更大支持;产业和消费需求升级,催生了新的发展动能;社会预期有望改善,激发了新的市场活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省、市级硅基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业产业扶持政策日趋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明确向实体经济倾斜,我区东向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等等。这些都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

从内部统筹上看,我们具备更加积极的发展优势。我区拥有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创新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综合优势,发展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干部精神面貌深入提振,特别是四大班子风雨同舟、共谋发展,在难题破解中进一步凝聚攻坚信念,发展思路得到明晰,工作视野不断开阔,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些都构成了我区独有的发展潜能。

综合分析当前和今后发展面临的形势,结合国内外、省情、市情和我区实际,着眼我区“十三五规划”的深入实施,确定今后五年基本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精准转型、精细管理、精美成长”,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跨入蚌埠第一方阵”目标,加快老城区和高铁新区两大板块开发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城乡统筹、人居环境、民生保障、开放发展”六大新突破,努力建成“科创导向突出、产业集群聚强、城乡和谐美好、绿色生机活力、全面达标小康”的现代化新型城区,奋力提升龙子湖区在全市“两个中心和两个全面”发展中的位次和贡献率,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后五年主要奋斗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保持在百亿元以上。全面完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口计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发展目标。

根据以上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围绕助力蚌埠加快建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入全省第一方阵这个工作总基调,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将深入落实五大发展行动实施计划,全力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优势,在增强内生动力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推进跨界融合、联动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以平台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探索打造东部科技创新走廊,“重点支持国家浮法玻璃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同步发挥液力机械装备实验中心等多家省级科研项目和华隆消防等整车、整机、装备制造业优势,以高校及科研团队为外围依托、深化合作领域,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服务核心产业发展。强化企业主体创新。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发挥大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实施育苗、升规、上市等扶持计划,促进产业内生科技和规模层级的提升。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引入科技金融平台,拓宽区属投资公司参与模式,放大产业扶持资金作用,积极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支持58家企业在主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成功上市。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引进建设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双创”社区;鼓励支持大学生、社会青年等创业创新,努力打造创新主体大众化、创新空间多样化、创新服务专业化的“双创”生态体系。

(二)科学协调统筹城乡建设,在提升综合承载力上迈出新步伐。按照建筑美观、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管理到位的思路,不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实现老城与新区多极支撑、各具特色的发展目标。全面完成棚户区、城中村、工业退市进园等城市改造任务,扩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和公租房货币化保障,将城乡改造与培育新型业态、保护历史文化、建设生态城市等融为一体,促进城市功能、生活品质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步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路网建设为骨架,在老城区重点打通沿淮路东段等断头路、新建规划路、修复主干道和小街小巷,更新升级路网结构;在东部新区持续推进路、水、电、气等路网延伸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实施特色小镇项目,推进与凤阳县连片同城化发展。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分年度、有步骤地推进实施,全面提升65个老旧小区形象,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推进街路景观综合整治。加强对“两纵两横”等商业干道沿线形象整治,对新建道路实施高标准绿化,形成一街一景、一街一品的风景线。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坚决打击各种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及私搭乱建行为,依法规范土地利用和建设行为。适度推动城管服务社会化、柔性化,全面加强督导检查考核,健全城区自动监测、预警等信息网络,实现全域全程数字化管理。全力攻坚创城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不断培育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打造一批文明示范单位、社区、市场,助力蚌埠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三)坚守绿色生态发展底线,在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上取得新进展。牢固树立环境优先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生态安全运行质量,建设绿色宜居家园。点靓美丽乡村特色。结合山水人文资源,依托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精心开发生态疗养、民宿休闲、采摘娱乐等旅游项目;加快中心村发展建设,突出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和新型农村社区物管工作,探索农民集中安置区自治模式。深入实施绿色工程。重点抓好老山八里岗绿色组团、东西芦山风景区、龙湖南岸北岸滨水绿带建设,纵深推进森林增长工程,见缝补绿、持续增加绿量。强化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着眼整体提升城区形象和服务功能,加快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健身体育场地、游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填充。注重环境综合治理。从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抓起,以点带面、集中整治,推广清洁能源使用领域,鼓励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

(四)加快开放互联互通步伐,在推动对外经济交流合作上开创新局面。健全完善大通道格局。以中环线长淮卫特大淮河桥贯通为契机,集中力量保障蚌五高速、黄山大道延伸段、延安路过河通道、高铁站东站台、高铁公交停保场等综合交通设施建设,打通凤安东路等断头路,加快建成互联互通的城市东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凤阳县同城化合网覆盖。全方位构筑合作平台。融合政府支撑、产业园主体、各方机构共享共建模式,完善产业发展、科技孵化、人才交流和资本对接关联网络,打造多层次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国家自贸区战略,促进外贸稳增长,提升外资引进质量和水平。培育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合作业务,全方位对接沪苏浙、东向发展战略加快承接国家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进度

(五)夯实共享普惠施政基础,在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达到新水平。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实事,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促进全民就业创业。健全更加灵活高效的就业创业机制,构建统一协调、多元化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公平度、满意度,着力提升各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建成特色办学引领区、品牌学校密集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打造龙子湖教育体育强区品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健康龙子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人才为骨干的联动管理机制,打造建新等一批社区服务品牌,增强居民生活归属感。扩大公共文化供给。增强文化底蕴,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改扩建后的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加强安全生产整顿。突出抓好危化品、特种设备、油气管线、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切实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坚守金融风险、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底线,实行重大问题清单制度,深入开展“守护平安”系列活动。加强信访法制化建设,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改善应急体系建设,深化社区治理创新。强化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互联网+”益民服务,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六)围绕构筑优化核心竞争力,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提升新品质。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全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依靠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加快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旧发展动能连续转换。做精做强现代硅基工业。大力引进高新硅基工业项目,全力支持现有核心硅基企业,改造提升其他硅基项目,引导硅基企业集群式走“高精尖缺”发展路线,努力打造成为以浮法超薄玻璃、ITO玻璃、触摸屏、工程玻璃原片生产及其深加工成型订单产品为核心组团,以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硅料为外围储备产业的,国家级重点硅基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区。扶持升级传统优势工业。结合退市进园工作契机,以现有重点制造企业为战略支点,推广高新智能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引入行业领军企业实施项目提升改造,使现代科技与传统工业深入融合渗透。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依托特色商圈、城市综合体、园区办公楼宇等现代服务业载体,培育壮大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外包服务、健康医疗、工程咨询等重点行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互联网+、掌上APP与餐饮、娱乐、商业等传统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研发、设计、营销等上下游价值链高端延伸。扶植做优品牌农业。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力度,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发挥畜禽养殖、园林绿化、设施蔬果基地等品牌化示范效应,着力打造汇集各类形态的农业精品产业链。谋划布局未来型产业。围绕多点支撑需要,紧盯科技进步方向、生态环保需求和产业变革趋势,超前谋划培育若干高成长性的科技先导、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生物基因、精准医疗项目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消费产业。

 

三、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综合研判全区发展态势和主要任务,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财政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出生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下达的目标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创新驱动,深入培植发展新引擎

做强核心主业。放眼借鉴沪苏浙发达县区和省、市、兄弟城区成功经验,向苏州纳米材料等全国先进产业园学习,集结国家、省、市对硅基主导产业政策汇聚的牵引效应,深入推进安徽省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一手抓本土培育、一手抓招大引强,不断孵化精品项目,持续完善新型显示、特种玻璃(膜)、太阳能光伏三大核心产业链,形成更大规模、更高品质的产业集群。提升基地创新平台服务功能,培育基地核心竞争力,主动与产业基金互动,努力打造省市区三级联动“基地+平台+基金”发展格局。启动(施普瑞德)高性能膜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组建工作。实施质量品牌战略,积极申报国家品牌建设示范区。

搭建合作平台。主动对接新媒体新渠道,以硅基高科技孵化应用论坛、硅基新材料品牌展示会等为合作形式,为园区企业、市场、科研院所、金融单位和直投、风投、公募、基金等机构搭建对外交往平台,使各类主体在龙子湖创新愉快、创业顺畅,逐步把东部新区打造成为跨地域、跨领域、跨业界的投资高地。

创新产业形态。在老城区,进一步推动商贸服务、文化创意、创客街区、电子商务、玉器产业、总部楼宇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融合发展,特别依托众创文化产业园,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印象创意和美食休闲产业,使老工业遗存区域迸发新的商机活力。在东部新区,围绕绿色商住开发,侧重发展硅基交易、现代仓储、特色小镇、总部经济和教育医疗、民宿休闲、生态旅游、都市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注重孵化打造集产、学、研、建、投、融于一体的园区产城综合体,不断提产业集聚度、业态饱满度、经济密集度。

(二)坚持项目发力,不断激活发展新动能

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强化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谋划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努力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出效。实行项目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体系分解,健全重点项目调度和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制度,紧紧盯住项目推进情况开展效能问责,千方百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发挥政策带动效应。精准谋划申报一批优质项目,争取获得更多国家专项基金支持。抓住蚌埠市与省农发行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的契机,完善省级硅基产业基地新型城镇化项目、省级硅基产业集聚基地综合配套服务中心项目等用款条件,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突出重点项目支撑。推动8.5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合钛大规模集成电路板、吕顺工业机器人、瑞龙玻璃机械、环宇蜂窝陶瓷等7个项目按序时进度建设,加快台嘉玻纤、中小企业产业园、施普瑞德高分子聚合物膜一期、化机产业园等7个续建项目推进,积极促进永华电机、中建材高铝玻璃等项目生产达效。加快华隆消防设备资质认证工作,积极引入全国一流同行业企业进行重组壮大,努力打造蚌埠整车制造业新标杆。新启动徽商大宗商品物流、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建设,确保安徽科技学院蚌埠校区、蚌医附院肿瘤综合楼、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等社会事业类项目竣工,加快大明文化产业园二期、三期和润石润德等文化体育产业建设步伐。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加强用地供应。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合理规划使用工业用地,全力保障硅基产业园及中建材玻璃新材料项目所需。开辟实体融资新渠道。积极稳妥推进众创产业、文化产业专项基金使用。充实完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办法,在债务性融资工具基础上,重点探索ppp产城一体项目、直接融资和股权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新模式,实现安泰医药等1-2家企业新三板上市。加快区级平台公司建设。提高区属投资公司资产储备规模和运营管理能力,加强投融资绩效考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释放投融资平台功能。

(三)全力招商引资,加快推进产业新升级

强力推进产业招商。积极对接沪苏浙、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先进产业转移和昆山等地台资企业内迁,力争与上海雅百特、广州数控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达成实质性合作协议。积极引进光伏智能营运中心、年产50万平方铝模板、柔性电致变色薄膜研发、新奥环保、智能化玻璃清洗机、ITV智能运输车、智能化升降机生产线和先进整机、整车、装备制造业等一批新型产业项目,力争2017年实现20个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项目实际到位资金达到60亿元。

培育繁荣特色商圈以“两纵两横”为核心架构,推动新型商贸服务业持续汇聚,引导火车站周边发展现代休闲娱乐商住经济。围绕蚌医一附院品牌资源带动效应,推动医疗医药、健康器械、养生养老产业集聚发展,努力构建体系完备、专业化程度高、市场规模较大的医疗健康产业集群。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等配套产业入驻。加快恩纽诚服、E玻网、蓝聚网络科技上线运营步伐,引进新业态入驻老城众创文化产业园和东部高铁工贸园区,增强配套产业聚集区的规模效应。

打造精品美丽乡村。结合山水人文资源,依托大明文化产业园、百花谷特色小镇、皖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规划方案,加快贾庵、八里岗、李楼、张巷等重点中心村发展建设,突出抓好农村清洁工程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物业管理工作,深入探索农民集中安置区自治模式。完成红塔安置区一期安置任务,加快推进二期、三期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动生态鹅业发展,承办第七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安徽蚌埠首届鹅产业大会。

(四)攻坚征迁安置,打造产城建设新格局

强力实施旧城改造。继续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三年计划”,完成老山二期、宋庄1号地块等4个结转项目征迁工作,新启动1046号汽运公司宿舍、水利小区等8个征迁项目,确保棚改计划项目在2017年底全面完成。

深入推进回迁安置。基本完成滨河花园AC地块安置区、船厂东侧及华阳周边安置区等4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和安置工作。加快二钢新村二期、胜利东路棚户区等7个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加大交通物流、徽商物流等5个地块招商推介力度,做到边拆迁边招商,净地形成即挂牌出让。

加快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新启动17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程,对照生活小区简易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推动园区扩容升级。完成园区规划环评,启动高铁工贸园区整体规划编制,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15㎡以上加快园区道路修建和管网配套,完成园区10KV、台玻项目110KV供电线路迁改,中环线(凤安路-黄山大道)供水工程和规划道路、石屋路建设,启动D-3D-5路建设加快清理产效低迷企业,盘活土地转向发展经济效益更高的项目,进一步扩宽产城发展空间。

着力保障重大工程。加快推进蚌五高速、黄山大道延伸、高铁新区基础设施、淮光变、解放110KV输变电工程、龙子湖区全民健身中心、公安局警务培训基地、消防培训基地、一级消防站等重大工程建设,全面做好延安路跨河通道、水蚌线电气化改造项目保障工作

(五)加快民生改善,提标幸福生活新指数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继续实施好省级、市级民生工程,确保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5%以上。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弱势群体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探索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事业。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孤儿、重症患者、重残人员等困难群体救助力度。

深入推进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教学质量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学区建设布局、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全面推进行知实验学校初中部改扩建,谋划红塔小学、淮滨路小学、二钢小学建设,加快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建设并实现主体完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建设,争创省级健康素质达标示范区。全面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完成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改造项目,增添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在解放路以东打造宜居宜业、文化教体特色鲜明的生活圈。做好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和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关心留守儿童成长,重视老年教育、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优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地方志、防灾减灾等工作。

全力攻坚创城管理。全面提升文明素质。深入抓好乡镇周边、老旧小区、农贸市场、交通秩序、校园周边和重点难点问题专项整治改造。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深化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积极推报“中国好人”,树立道德模范典型,建立“志愿者”、“好人”和“道德模范”表彰回馈机制,争创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区。全面加强数字化城管。完善指挥体系建设,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强化市容环境集中清理整治,全面拆除各类违法建筑;加大环卫市场化项目后续监管,形成“责任明确、监管到位、分工具体、运营有序”的环卫保洁长效机制。

全面抓好社会治理。积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强化主动维稳意识,完善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深化综治维稳信访制度改革,推进综治工作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推动治安防控、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和基层平安创建等机制创新。进一步化解信访积案,健全信访社情分析和舆情监控机制,提升依法管网和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继续加大打击盗采山石、非法集资等工作力度,深入开展“铸安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严把食品药品安全关,预防和减少各类意外伤害。完善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制度,倡导新能源、新经济,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落实秸秆禁烧,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龙子湖。

各位代表!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和社会事业建设之中,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将坚持讲看齐见行动,提升政府贯彻执行能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省、市、区委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探索执行力建设考核制度,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研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将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力情况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我们将坚持抓学习强本领,提升政府创新引领能力。坚定不移地把创新为要、融合发展铭记心中,不断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主动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的学习了解。突出重大需求导向,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主动探索体制改革,不断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我们将坚持抓关键树导向,提升政府正向激励能力。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督查问效制度,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使投机钻营者没有市场,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严格区分探索性失误与利己性失误的性质、工作失误与违纪违法的政策界限,研究干事评价保护机制,明确履职容错的条件、程序和结果运用。全面激发各级干部的担当使命,形成立即就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良性工作机制,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将坚持守纪律讲规矩,提升政府自我净化能力。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规定,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固化,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忠诚干净,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查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我们将坚持转作风勇担当,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弘扬实干作风,既运筹帷幄当好指挥员,又冲锋陷阵当好战斗员,对涉及全局的重难点问题,深入研究、靠前指挥,一抓到底、抓出实效。时刻保持战略定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重点难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推进。深入提振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工作韧劲,把所有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所有精力用在干事业上,奋力谱写美丽龙子湖新篇章。

各位代表,实现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设幸福美好现代化城区,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紧盯一个目标、建设两大板块、实现六项突破”,争当击水中流的创业先锋,为跨入全市第一方阵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