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2-18 08:52 来源:龙子湖区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17

在蚌埠市龙子湖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 长  周成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稳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刚刚过去的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加快旧城改造升级,推进东向发展战略,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全区经济运行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转型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增长9.8%。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4.8%12.2%8.1%。固定资产投资突破百亿,完成103亿元,增长20%。实现财政收入8.2亿元,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65元,增长10.7%。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0410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亿元,增长14.2%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认真落实市、区产业扶持政策,加大重点企业帮扶力度,争取上级扶持资金4836万元。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4.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累计总数52户。重大工业项目取得突破。全年实施工业类项目34个,总投资195.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中恒新材料7000吨高纯氧化锆、三联木艺包装材料扩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居全市前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中恒新材料高纯氧化锆被列为2014年度国家级产业化示范项目。中建材0.33毫米超薄玻璃成功下线并稳定投产,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0.3毫米玻璃已攻破技术难题具备量产能力;金威BB牌滤清器制造技术全国领先。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液力机械装备提升、神舟机械游艇生产线、宏业集团质量安全监测及可追溯系统等重点技改项目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发明专利428件,其中发明授权34件。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对国家、省级挂名的经纬轮辋钢20吨电炉、30吨精炼炉,圣飞窑厂、红塔窑厂进行了拆除。企业改制工作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四毛厂、无线电五厂、家具公司、东建公司、华阳汽车工业总公司等企业改制工作,疏浚公司改制遗留问题得到进一步化解。

第三产业焕发生机。全区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企业达到57家,新增12家。完成进出口总额6012万美元,新增外贸实绩企业4家。实施商贸类项目建设13个,总投资51.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亿元。大明文化产业园加快建设,完成投资8.3亿元;白石山佛教文化产业园完成投资2.2亿元,一期竣工开园。商贸服务规模聚集。华亿、国祯、城市之光广场先后开工建设,金润国际商业地产带动明显。专业市场优化升级。国强路市场顺利搬迁还路,彻底消除了省政府挂牌督办的火灾隐患,有效地提升了火车站商圈交通环境。中华白玉精品市场建成运营。交通路电玩市场划行归市工作顺利完成,新淮路菜场改造完毕投入使用,民族大市场实现退路进场,东安专业市场改造完成。全民创业富有活力。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504户、私营企业8户,扶持178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民营企业,全年新增注册商标40件。

现代农业不断发展。观光农业独具特色。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江南园林生态观光项目流转土地1000亩,完成投资1.2亿元,已栽植桂花、紫薇、石楠等各类苗木15万棵,二期将栽植海棠、樱花、月季等苗木35万棵,逐渐形成四季花海。绿康园生态七里湖农庄项目加速建设,将形成集采摘销售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庄。大力推进规模经营。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增家庭农场8户,其中省级示范1户,创建4个旅游品牌。洪山肉牛养殖场年出栏2000头,将建成圈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市最大肉牛产业基地。设施农业不断提升。张巷500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建成投入使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完成小型泵站技改装机90千瓦、塘坝扩挖7口增加蓄水7万立方米,清沟排淤及河岸整治10公里。

(二)全力攻坚,城市建设持续加快。全年完成大建设及棚改投资14.5亿元,征迁56.8万平方米,交付净地2584亩,安置房新开工14.6万平方米、在建50.1万平方米、竣工28.8万平方米,实现回迁安置2693套,全面完成市下达我区的目标任务。

城市改造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全面突破。全年实施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11个,胜利东路棚户区、华阳汽车厂周边、滨河花园A地块、鸳鸯楼宿舍、涂山路家具公司、小炭厂、二钢棚户区C地块、八一花园一期、市东新村等项目全面完成征迁,二钢棚户区B地块、环湖东路以里地块等项目加快实施。回迁安置有序推进。泗水苑、18号棚户区、金润国际等项目加速实现回迁,老山新村一期、桃李天下高铁安置区、桃李苑安置区将交付使用,雪华山庄进入配套建设阶段2015年上半年竣工,红塔片区一期7.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二期20.3万平方米整体招标。遗留问题妥善处置。华联项目由安徽国购集团整体承接,二钢项目由市城开公司全面接盘,18号棚户区、高铁东广场、佛教文化产业园等多个遗留的老大难问题依法解决。全区征迁建设、回迁安置和遗留问题扫尾紧密衔接,城市改造步伐实现又快又稳。

大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实施大建设项目16个,其中续建6个,新开工10个。在城东新区,围绕全市“363”发展规划,强力推进黄山大道、中环线、李楼路、凤安东路、学翰路、学海路、胜利东路等8条重点道路征迁建设,总里程达26公里,已建路段实现全面通车,城市框架明显扩展。蚌埠综合客运站投入运营,老山公交枢纽站建成,高铁新区停保场开始实施,为实现蚌凤公交同城化打下基础。在老城区,实施治淮路西段、曹山路北段、新城路等改造工程,整治完成群力街五巷、车站新村等7个街巷小区市政设施。

控违拆违巩固强化。坚持控违必严、违建必拆,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成立区、乡、村三级联防工作组15个,专项督查包保15个村的控违拆违工作;实行每月集中助拆、问责追究和巡查督查制度,保持对新生违建的高压态势。全年共计拆除违建70余处2.7万平方米。坚持疏堵结合,引导农民依法合规建房,规范农民住房审批,完善农民住房数据信息固化工作,控违拆违基础得以巩固。

城乡环境全面提升。“三线三边”综合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淮河南岸景观工程稳步推进。开展绿满珠城行动。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1808亩,新增、改造绿地22万平方米。集中开展山林保护专项整治,非法毁林、盗采山石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稳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功创建秸秆禁烧“无火点”示范县区。全面拆除城区生活燃煤锅炉,城市扬尘得到有效治理。

(三)聚势蓄能,项目投入持续增强。坚持重大项目周调度、月推进制度,大力推进在谈项目落地、启动项目快建、竣工项目达产、运营项目见效。

项目支撑成效显著。全年实施产业类项目73个,其中省“861市“3461”重点项目47个,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8个,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安徽水利建材产业园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圣力中压数字开关柜一期基本建成,台嘉玻纤、徽玻、永华电机等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谋划水平不断提升。储备项目137个,其中工业类34个,商贸服务类13个,城市大建设类71个,民生类19个,储备规模超600亿元。中建材玻璃设计院计划投资20亿元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项目已报国家待批,在全省央企对接会上与我区成功签约。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全年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15.3亿元,增长96.3%,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签约总额75亿元。围绕主导产业,在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中寻求新突破,全年开展招商专题活动29次,举办招商推介会4次,举行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金刚玻璃、年产16万吨新型腰接红胆及玻璃新工艺加工、圣力中压数字开关柜、化工机械产业园等落户我区。防眩玻璃、白玉瓷玻璃等6家企业正在跟踪洽谈。园区设施不断完善,入园企业新增5家,总数达34家,已投产22家,当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招商体制逐步完善。实行招商中心实体化运作,招聘专门招商人员,聘请招商顾问,不断探索招商工作新途径。

融资空间有效拓展。积极争取重大金融政策。申报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国开行贷款额度达53亿元,其中红塔片区安置房项目和二钢安置房项目分别获批6.08亿元、6.4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区融资瓶颈问题。发挥市场主体撬动作用。鼓励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华联续扩建项目通过公开拍卖由国购集团整体收购。三联木艺融入东方印务投资进入“新三板”辅导期,海螺水泥和凤阳珍珠水泥实现产业链融合。大力开展银政企合作,与徽行、建行、农发行签订合作协议,全年中小微企业通过商标权、专利权质押等融资1.5亿元。

(四)保障民生,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办好每件实事,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年投入4.2亿元资金,全面完成33项民生工程。

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教育工作对标赶超。着眼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修订完成全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公开招聘编外聘用教师39;投资9409万元,扩大教育用地扩建校舍面积;率先在全市按省标准配备校园监控系统21个,改造后的学校A类食堂达100%新建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13个,增配“班班通”教学设备至340个,覆盖率达到100%;青少年活动中心开班招生,《美育》读本编纂发行,为我市唯一投入教学的地方教材;特色品牌学校建设收效明显,成功创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文教幼儿园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创市一类园目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农合参合率127%完成重大公共卫生中补、省补项目,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取得成效,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建成城市生活e4个和全省第一家计生高校青春e 站;投资190万余元为独生子女及父母投保伤害保险,84户“失独”家庭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提升。新增社区健身路径4条,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标准化田径场完成立项及初步规划。群众文化活动创历史最好成绩。获市级一等奖以上项目6个,舞蹈《兰花情韵》获全省群星奖二等奖并被推荐参加2015年国家群星奖决赛成功举办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大美龙子湖区”摄影展,完成送戏下乡、进社区60场,放映电影216,开展农村体育活动108场。胜利四村社区、建新社区被评为全市标准化示范社区。

社会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就业服务成效显著。全年城乡新增就业7837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82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476人,失地农民保险扩大范围,将实现全覆盖。住房保障能力增强。落实廉租房分配政策,940户保障对象将陆续入住龙淮花园、陶店新村等5个小区发放廉租房补贴1778490万元,改造农村危旧房171,兴光小区等500套公租房主体完工实施渔民上岸工程,17户渔民即将迁入胜利东路保障房。

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有力。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共办理华联项目等278件诉讼类和207件非诉讼类案件,实现应援尽援。全面完成低保调标工作,困难群体救助机制不断健全。全年城乡医疗救助711人、发放救助金224万元;临时救助462户、支出资金54万元;发放城乡老人高龄津贴211.7万元。高度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发放残疾人贫困救助金等七项民生工程资金178万元,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116个,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35户,为16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获得全省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城市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率先在全市实施“政府购买环卫服务”。广州侨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承接老旧小区环卫作业,全区175个老旧小区实现了全天候清扫保洁;深圳龙澄高科公司承担全区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实现了垃圾密闭清运无抛洒。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李楼乡垃圾管理站建成投入使用,农村垃圾收集储运工作有序运转。大力开展“三车”整治,平稳取缔非法载客电动燃油三轮车,规范摊点群摆设,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现象得到明显遏制,新淮路东段实现退路进场,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在全市文明创建第三方考评中,屡获佳绩。

(五)创新管理,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改善管理方式,提升统筹能力,合理调处各方利益诉求,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平安龙子湖区建设,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乡街(中心)综治维稳信访中心(站)建成,“大调解”工作体系逐步完善。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积极开展党政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和领导包案,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全年共办结各类信访事项213件,其中化解积案35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治理,推进重点地区治安整治,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4次,对蚌埠南站广场等6个区域实施重点整治,查处了马村少数不法分子共同犯罪案件,治安、刑事案件稳中有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提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先后对安德数码城、东安市场进行消防安全改造,对辖区5家浴池小锅炉进行拆除,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市场管理不断规范。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完善26个网格AB岗制度,街居层级监管体系效果初显。开展了医院诊所药房规范化建设,立案查处涉及食品安全、商标侵权等案件162件,市场经济秩序不断规范。高质量完成“三经普”工作,获得省级表彰。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达标治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治建设持续增进。加大宪法法律的宣传,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实施法制审查,认真办理行政复议和依法裁决等5项案件。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制度。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办理人大议案、建议12件,政协提案62件,答复率和满意率100%。依法顺利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做好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调整,从92个减少到16个。完善电子政务综合应用系统,健全政风行风面对面活动和市长热线办理机制,全年办理1425件。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标后监管制度,部分通用设备实行网上商城集中采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防债务风险,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全年化解债务1.15亿元。

廉政勤政常抓不懈。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找准“四风”症结,“出重拳、下猛药、治沉疴”,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13个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坚持一岗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狠刹公款相互宴请、公车私用、违规发放津补贴等不正之风,开展专项督查6次、督促整改问题20,全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0%。完善机关效能督查和追究机制,全年开展督查12次,对违反效能建设规定的5个突出现象进行了问责和通报,全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处于全市前列。审计工作深入推进。完成14个征迁项目审计和国家审计署交派的五年来土地出让金专项审计等工作。

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完成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征兵工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管理、公共机构节能、防震减灾、婚姻登记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发展要素的制约、区划调整带来的影响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全区上下同心协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为我区今后轻装上阵、聚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面对复杂经济形势,我们围绕转型升级,抓项目强产业,夯基础增实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以中建材玻璃产业园为龙头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不断集聚、后起勃发;以高铁新区为核心的东部新城,设施完善、潜力凸显,为推进产城融合、提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一年来面对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压力大,城市管理任务重的客观情况,我们科学研判,迎难而上,全面推进旧城改造和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走出了一条“旧城拆得动、新区建得快”的路子,实现了城市管理精细化、清扫保洁市场化、创建考评常态化,使东部城区展现出新的容貌。一年来面对征迁拆违、企业改制和其他社会敏感度较高的问题矛盾,我们坚持依法治理,抓源头、建机制、梳难题,解决了一批重大信访积案,缓解了一批社会焦点问题,有力保障了重大经济项目和社会民生项目的实施,为维护公平公正、建设法治社会塑造了新的环境。一年来面对建设资金需求大、民生保障刚性增加的实际困难,我们合理调度资金,保障建设发展支出;积极开展政府性融资和债务化解工作,一些困扰政府多年的债务问题得到化解,为今后轻装上阵加快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一年来区四大班子风雨同舟、凝心聚力、锲而不舍谋发展,全区干部职工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万众一心求突破,广大人民群众顾全大局、鼎力支持齐心协力促跨越,为实现争先进位、奋力赶超的目标凝聚了新的合力。

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所有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的各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龙子湖区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综合实力不强,重要经济指标县区排名位次不高,争先进位压力较大;支柱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大体量、高税收、牵动性强的工业项目不多,商贸服务业仍然处于“老、小、散”的状态;城市大建设和旧城改造任务艰巨,全面完成改造消除棚户区、城中村的任务难度较大;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部分老旧小区、城中村设施滞后,农村部分地区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民生保障能力与群众美好期盼还有差距,弱势群众和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力度仍需加大;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予以解决。

二、展望未来,脚踏实地再跨越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焦主导产业,聚焦城市建设,聚焦创新管理,全力开展“产业招商、征迁安置、城市管理、社区建设、民生保障、新区开发、农业产业化”等工作,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开启龙子湖区跨越发展新征程。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百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出生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市下达的目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让产业结构更优。围绕发展新材料产业定位,以龙头项目为引领、园区建设为平台、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工业经济由重点企业支撑向重点产业集群支撑转变。

打造玻璃新材料示范区。大力推进以玻璃产业为核心的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加大扶持中建材0.33毫米玻璃超薄基板、中航三鑫超白压延玻璃深加工、中恒新材料高纯氧化锆等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推进金刚玻璃、台玻、徽玻等科技型重点玻璃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玻璃交易中心、白玉瓷玻璃、防眩玻璃、电熔砖、人人家产业园总部等企业入驻,对接吸引玻璃窑炉砖生产、玻璃模具制造、玻璃机械设计等衍生产业汇聚,使电子信息显示、玻璃、光伏及上下游产业集约合链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全市玻璃产业核心示范区。

围绕主导产业招商。突出玻璃新材料产业,依托硅资源优势和玻璃设计院国家级玻璃研发中心的品牌效应,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实施专业招商,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加强重点区域招商,强化建立与大型玻璃企业的产业互动共享机制,持续做大做强玻璃产业集群。同时,要围绕高铁新区板块,充分利用8平方公里已形成的开发条件,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推动东部新区产城一体化发展进程。全年要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

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推进中小企业产业园、老山工业项目集中区建设,加快园区道路修建和管网配套,完成4平方公里新园区的开发,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15万平方米以上。对朝阳工业园等已建成的园区,实施入园企业的后评估,定期督查落地在建企业的建设进度和投资强度,开展闲置用地的清理,对能够履约的项目加快推进,对不能履约的项目加快腾笼换鸟,确保集约用地。不断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切实打造园区对外形象,使之更好地成为对外的名片、招商的窗口、服务企业的平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项目投资基金,鼓励优强企业产学研合作,开展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开发与研究,加快金威特种滤清器、神舟机械海洋工程船研制开发,建设三联木艺创意设计研发中心。力争全年申报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以上,完成科技工作发明专利申请55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1.2亿元。实施“培育雏鹰工程”,积极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技术、资金、管理、信息等支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一批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强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力争 7家中小企业转为规模以上企业。积极破解融资难题。继续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更多地争取国开行等国家政策性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商标权质押、股权质押、债转股等融资渠道,帮助“三联木艺”等骨干企业开展上市工作。通过PPP模式,依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

(二)突出规模集聚,让商贸业态更精。立足服务业区域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增强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打造“两纵两横”商业核心集群。以凤阳东路为示范街区,强化品牌引领,着力建设凤阳东路、治淮路和解放路中段、交通路“两纵两横”商贸聚集中心区。在凤阳东路,加快国祯、华亿、国购、城市之光广场建设步伐,与金润国际形成现代商业广场主轴带。在治淮路,改造提升北工地、新都花园等传统玉器市场,做大做强玉金香白玉精品市场,加快滨河花园商业项目招商建设。在解放路中段,加快大桥停车场、八一花园和徽商物流地块招商推介,围绕餐饮休闲和交通物流谋划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与香榭国际商业街、二钢商业带、金润国际形成商贸黄金大道。在交通路,优化升级安德数码市场和蚌医周边商圈,大力推进老华联、老财院和老军分区地块商业建设,塑造火车站经济新干线。分区域建设各类特色风味美食街,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力争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户、服务业企业5户。

扶植培育现代服务产业培育扶植电商产业。推进商务电子化平台建设,强化与物联网络的合作升级。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加快徽商物流钢材市场搬迁建设,努力打造钢材等专业物流中心。巩固做大优势市场。帮扶安德数码做精做强做大总量,谋划二手车市场退市进园项目,鼓励中介机构提升交易规模和档次。探索引智发展。依托大学城,引导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前瞻行业,鼓励发展咨询、策划、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围绕蚌医附院等医疗资源和品牌效应,规范提升各类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打造新的医疗卫生产业。推动旅游业发展。新建2个以上重点旅游品牌,加快大明文化产业园建设运营,保障龙子湖风景区东南景观带和白石山佛教文化园二期建设环境。

(三)突出新型农业,让城郊面貌更新。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把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打造成为农民满意、市民惬意的观光休闲产业。

做强现代农业。以张巷设施农业示范园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以江南园林项目为引领,全力推进农林苗圃、经济果树、花卉园艺、盆景栽植等业态聚集做大。以洪山肉牛养殖场和八里岗奶牛场为基地,推进养殖业和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力促在我区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以城郊丰富的自然景观为依托,探索发展老年产业,结合已有园林、文化园、盆栽基地、绿色采摘等项目,打造2个以上养老休闲和观光旅游产业项目。

美化现代农村。大力实施城郊农村环境提升工程。强化乡村环卫工作,完善“村收集、乡储运、区处理”流程,实现所有村庄环卫一体化覆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结合园林开发,在贾庵、八里岗等村庄,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工程,相对集中使用涉农资金。针对已建成的农民安置区,实施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加快城乡融合进程。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开展“德润乡村,善行龙湖”活动,持续树立五好家庭、模范个人等系列典型,深入推进送科技、送文化、送电影下乡活动,全面提升农民道德文化素质。规划建设乡村“一日游”线路景观带,完成新造林1600亩以上、石质山造林500亩;保护涵养洪山水库周边、曹巷水库周边、龙湖湿地水源,建设秀美清新的湿地公园。

带富现代农民。完善农民创业园管理使用。鼓励回乡创业的农民开展创业孵化,对入园小微企业予以政策帮扶,形成带动效应。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定向就业培训,组织辖区企业深入农村开展专场招聘会,吸纳失地农民进工厂、进市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围绕农业产业化项目,力争再完成2000亩以上土地流转任务,培育一批带头致富的科技型职业农民。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拓宽农户新的融资渠道。落实失地农民保险,切实改善城郊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突出征迁安置,让城市建设更快。围绕产业、人口、功能聚集,大力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拓展,构筑城乡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城市改造全面攻坚。按照市区2015年力争全面完成城市内环以里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的目标,组织实施海员宿舍、东风五街小学周边、交通物流园、原疏浚处小学周边、宋庄城中村等13个项目征迁,征迁面积45万平方米,交付净地3000亩以上。加快城市道路修建。围绕延安路跨河通道、国强路道路改造、马村路改造等重点项目,实施城市大建设改造项目14个,计划投资20亿元。

回迁安置集中实施。开展集中安置年实施行动,全年完成回迁安置600050万平方米以上。持续做好泗水苑、18号棚户区、金润国际、老山安置房、桃李天下、桃李苑、雪华山庄、二钢一期等8个已建成小区安置工作。加快推进统一仓库、拖附厂宿舍、鸳鸯楼宿舍、红塔片区一期等4个在建小区20万平方米建设进度,力争尽早竣工交付。启动华阳汽车厂周边、市东新村、滨河花园AC地块、五丰里、宋庄一期、红塔二期、胜利东路、二钢B地块等8个安置区45万平方米建设。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分类分批科学调度,妥善解决回迁安置中的问题,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利益。

加快东部新区开发。全力做好蚌五高速、中环线东段、黄山大道延伸等重点项目的征迁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东部新区规划修编,继续完善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加快高铁新区建设和招商步伐,着眼高端商务、总部经济完善产业布局,推进资源要素聚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与凤阳新城合理对接,形成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推动龙凤同城化进程,努力把东部新区打造成为城市东向战略的热土,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五)突出精细管理,让人居环境更靓。围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着眼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共荣发展,促进城乡互动、人与自然和谐,让生态宜居成为龙子湖区靓丽的“名片”。

创建城市管理示范路。以凤阳东路和治淮路为重点,制定并落实综合示范路创建方案,突出整治沿路环境卫生、店铺经营行为、市政及建筑施工、园林绿化设施的维护、静态交通、建筑外立面、广告牌及灯箱、小广告张贴及喷涂等八个突出问题,带动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智能交通等管理水平的提升。

实施城镇园林绿化行动。全年新增绿化面积20.7万平方米、提升改造21万平方米,新增街头绿地2个。高标准建设黄山大道、中环线、李楼路、学翰路等两侧绿道。结合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实施拆墙透绿、拆违补绿、退地还绿等增绿工程。加快小炭厂、八一花园等角园绿地和行知中学体育中心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健身养眼的空间。

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启动新一轮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搞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加强对老旧小区清扫保洁和垃圾转运市场化运作的监管力度,推行生活垃圾桶装车载、渣土废料密闭运送,实现干道清扫保洁全程机械化,做到垃圾不见天、运输无抛洒。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施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规范农民住房审批,严格控制并依法拆除违法建设。

(六)突出全面统筹,让群众幸福指数更高。加大民生投入,让百姓不断感受到、享受到大发展、大建设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实惠的事情做起,统筹实施各级民生工程,确保年人均受益水平稳步提高,受益范围逐步扩大。继续实施省、市、区各级民生工程,注重抓好住房保障、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重点和新增项目。加大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力度,支持示范社区创建,奖补新建设施蔬菜基地,落实贫困残疾人救助等各项残疾人帮扶措施。完善民生工程管理机制,试点民生绩效评价工作。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实施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加快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迁建,确保龙子湖区实验学校等3所新学校投入使用。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强化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加大妇女儿童“两纲”实施力度。深化计生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实现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以内。实现基层老年协会全覆盖,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认真落实全民健身活动纲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400米标准化田径场建设。推行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争创国家群星奖。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完善以应急平台为重点的应急指挥体系。提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服务水平,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全面组织实施孔雀计划及青年创业就业“1248”工程,以创业带就业,以就读促就业,全年新增城乡就业7500人。积极落实大病救助、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提标扩面,低保标准和覆盖面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研究制定示范社区建设标准,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改进社区服务组织设置方式,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建立社区经费保障机制,每个城区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低于20万元;建立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动态增长机制,社区干部待遇增长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水平;按照不少于3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完成5个以上城区社区活动场所建设任务。以胜利东路保障房项目为基础创建民生保障示范社区。全面完成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

强化村级工作平台建设。建立村级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每个村工作经费不少于3万元。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每月增加100元绩效补贴。新建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确保全区村级活动场所达到200平方米以上,消除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试点农村社区建设。在汪圩、山王、老山、朝阳、李楼村等拆迁农民安置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管理试点工作,改革管理服务方式,综合提高村民素质,让农民更快更好地转化成市民。

(七)突出平安建设,让居民安全感更强。深入推进平安龙子湖区建设,强化政法和综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实,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治安环境。

预防化解重点问题。围绕城市征迁建设、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方面,全力化解潜在问题。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各类敏感事件。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实行重大项目、重大活动风险评估机制,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0%以上。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完善区级领导定期接访、包案督办制度。坚持以法制的理念和法治的方法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信访积案、群访案件,压实主体责任,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依法维护信访秩序。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全面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大防邪宣传力度,对邪教组织重点人员进行帮扶转化;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落实安置帮教措施,实现社区矫正无缝隙衔接和全覆盖监管。加大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力度,围绕治淮路周边、蚌埠站广场、蚌埠南站广场周边和校园安全高频率开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强治安防控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完成主要街区监控设施全覆盖,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打防结合,重在预防”的原则,对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抢劫等犯罪活动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严厉打击传销和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加强安全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认真开展危化、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完善层级食药管理职责和“四员”网格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电梯等特种设备监管,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开展秸秆禁烧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集中开展建筑工地粉尘和噪音专项整治。加强节能减排,合理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三、锐意改革,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新气象

各位代表,龙子湖区正处于负重前行、换挡升级的关键时期,各项任务十分繁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我们将正视目前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新常态中保持必胜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胸怀大局、服务百姓,努力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勇于开拓,建设更加担当的政府。坚持从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寻求改革发展最大公约数,汇聚加快发展强大正能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质量效益提升,切实信守政府承诺,保持重大政策、决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服务群众。坚持问题挂牌“销号”制度,用问题的化解推动事业的前进,靠责任的落实成就发展的愿景。

科学施政,建设更加法治的政府。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深化“六五”普法教育,将依法行政作为政府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能力。坚持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深层次、战略性和系统性研究,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着力规范行政执法及自由裁量权,防止单位和部门利益固化。

勤政为民,建设更加高效的政府。深化机构改革,科学整合部门职责,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健全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着力克服拖延应对、打折扣、搞变通等机关顽疾,打通政令不畅“堰塞湖”。减少会议次数,控制会议规模,政府领导一半以上时间要在项目和现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乡街(中心)负责人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项目推动和服务基层上,区直部门负责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目标跟进和协助项目推动上。启动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乡街(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功能,为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努力打造亲商为民的“窗口形象”。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紧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维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完善监督,建设更加廉洁的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网络舆情监督、社会公众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积极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公车改革,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减轻财政负担,使有限的资金更好地服务民生事业和经济发展。强化政务、财务、村务、居务公开,严格公共资源交易、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管理,加大审计、监察、督查工作力度,保证权力透明运行。加强廉政教育,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认真做事,清白做人,努力提升干部队伍廉洁自律意识和为民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实现龙子湖区新发展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全区人民智慧和力量,瞄准目标不动摇,只争朝夕不懈怠,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干事创业,奋力前行,为龙子湖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