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12-26 09:39 来源: 龙子湖区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政府工作报告

——20221221日在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子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人士、团体的同心奋进中,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围绕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明确要求,乘势而、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10%建筑业产值增长28% 

(一)紧抓投资拉动,实现动能强劲聚合

项目建设聚势储能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3个,总投资430.8亿元建立专攻机制。发挥工招园牵引作用,以“清单+闭环”机制为抓手,采取全过程跟踪、全科目服务、全周期管理SMT贴片、高新电子产业园等59个产业类和基建类项目落地开工,威迪智能玻璃、中微微元等12个项目顺利投产。优化帮扶流程建立从项目招引、帮办到投产达效的精细化全流程推进机制,光伏玻璃深加工、智能丝网等4新签约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双招双引聚新增效。整合资本链。建立基金+产业+基地+服务一体化招商模式今年以来参与组建基金6支,总规模16.6亿元推动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带通信模块研发生产10个项目落地贯通资源链。与禾美供应链合作,统筹聚合市场资源,新增服务业产值8000万元。引入中建二局中铁一局等央企入驻我区,签约项目58亿元。锻造产业链。聚焦七个维度招商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4个,总投资8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15亿元。

要素保障聚量提质。盘活用地出实招推进7低效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土地650亩。效能级用真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一企一策处置小散乱污企业,帮扶做强6家、规范提升7家、关停腾退3家。调整龙湖科创园规划,新增厂房面积20万㎡,高新电子产业园等3个产业园区加快建设预计全年建成标准化厂房60万㎡。化解风险推硬招依法处置长期未履约项目3个,避免国有资产损失7000万元。

(二)紧抓统筹推进,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工业经济培优育精。抓典型树标杆。新增营收10亿元工业企业1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2家企业获批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我区“小巨人”企业突破。抓转型提质。12家企业获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省绿色工厂等荣誉称号。抓增量添规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0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增加值26亿元。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商贸流通提质增效。东接西引增亮点。高铁商圈接续更新,万达悦华等多家企业成功入驻,徽商物流投入运营东鼎商业广场招商发力,全季酒店、明鑫礼宴等商家入驻。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智慧物流产业园启动建设,打造省级物流产业基地。电商赋能扩业态。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商业赋能,新培育国兰科技电商孵化平台等电商2政策保障强实绩。兑现省、市级外贸政策资金145万元,惠及15强化国家外贸转型基地建设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家。

乡村振兴加长补短。创建省、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各1家,建设省、市级数字化农业工厂各1家,市级数字应用场景2个。朝阳村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老山村、贾庵村等8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全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7亿元、增长12%。自来水进村入户、污水管网基本竣工。城东商会成功创建全区首家省级“四好”商会。万绿植物光伏项目获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闯入全国决赛。

紧抓功能品质,协调城乡互动互哺

城区空间多维扩展。区划调整后,主城区再添4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9万余人。大学城5所高校与产业园融合,新区科创体系与新业态集聚,实现“地校企”合作新突破。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子湖与锥子山、曹山、老山、芦山湖山相应,生态涵养资源得天独厚,山水林田湖路村整治提标全面启动。

新区建设基础先行优化空间布局黄山大道东向贯通工程加速推进,龙凤一体化通道建设全面开启蚌投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中央创新区启动开发,8#地块开工建设。与兄弟区错位互补、聚合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西补产业互动共维模式正在形成加快设施建设。东部电网不断完善,完成135KV变电站建设启动1110KV135KV变电站建设投入4.5亿元新建14条道路,排水管线、照明、绿化等加速推进,园区面貌明显改观。高铁新村安置房等建设进度加快推进蚌医一附院心脑血管中心全面开工浙大安徽项目式启动

老城改造持续优化民生设施提档升级。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实施一大批事关民生的供电、给排水、燃气、通信等重点工程,餐饮商铺瓶改管全面完成,全区23个高层无水小区及市场主体消防设施改造升级。公共配套提标扩面。投入8547万元,持续改造东安市场片区、解放一村片区等20个老旧小区高质量完成宋庄城中村(D地块)等4征迁改造项目,全面启动宋庄城中村(E地块)及圈堤西路危旧房改造项目,古杏嘉苑安置房竣工交付,胜利东路棚户区6000余户居民加快回迁安置违建治理提能加速。东福、两站小区自建房开展安全整治,累计拆除违法建筑物2191

(四)抓转型升级拓宽发展先导要素

改革创新深入探索抓牢政策机遇。精准对接通信模块研发生产项目,15个工作日完成项目洽谈签约,开启甬蚌合作序幕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从纯政府平台向市场主体转变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上市公司成立合资合营公司,业务领域向物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工程咨询服务新能源、乡村振兴、文旅等版块延伸,平台公司资产规模增长20%增强融资能力。34个中长期贷款项目通过审核,其中14个项目被评为绿灯项目”。商业贷款融资获批额度57.7亿元,其中银行融资额度57.3亿元同比增长389%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学前教育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环境综合整治4专项债项目通过省财政厅评审入库,总投资22.6亿元,发债额度16.7亿元同比增长307%

生态赋能绿色发展绿色转型加快推进。鼓励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技改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完成液力机械扩建、海控三鑫升级改造21个技改项目总投资11亿元徽玻中硼药用玻璃和中恒球形粉体材料4个项目通过节能评审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聚焦五控治理,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专项治理行动成果。综合整治黄郢村砂石加工厂等4散乱污企业。新增提升绿化面积27.6,建设绿道3.5公里。全力推进龙子湖生态环境提升基本完成行湖路排口12个排水口整治分类推进李楼乡沟塘湖渠提升改造,改善龙子湖上游水环境启动锥子山、曹山区域4.8平方公里环境规划专项整治。

社会治理纵深推进完善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立防范化解社会“五大风险”机制基层“五治融合体系,城管体制重心下移,数字化赋能水平提升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实施“三访机制+三级专班+三化管理”的“333”信访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实现信访“零进京”,获省通报表扬。曹山街道与解放派出所联合打造“警社融合”基层警务新模式,获中央政法委《长安评论》刊发。东升派出所设置“潮汐岗”获《法制日报》宣传报道。建新社区以第一名佳绩入选全省首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治淮二村、华天世纪获评全省首批“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

(五)紧抓民生普惠,实现福祉增进提升

疫情防控务求实效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组建十二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和隔离场所改建并进,完成健康驿站1000张床位建设新增核酸检测设备10单管日检测量可达1.1万人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60万余剂次做实做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民生保障巩固提标15项民生工程和老年助餐、就业促进10项暖民心行动扎实推进福村社区等“十全社区”加快打造落实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等各项政策,兑现资金1193万余元惠及企业758双困“新市民”群体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应保尽保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7获中央补助资金435万元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报销、一门进社区受理、一网办信息比对。连续九年荣获省级双拥模范称号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全面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蚌埠二中科创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建设即将全面启动蚌埠师范附小和解放二路小学紧密型教育集团成功组建学前教育促进工程新建园项目顺利完成建成53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个农家书屋、5个“15分钟阅读圈”。打造全省首家城市大型墙体绿雕500㎡。区教体局荣获“2018—2021年度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区文化馆获评“2022年度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六)抓作风效能推动政府治理优化

法治政府加快建设。坚持全面依法治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8件、政协提案125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为企服务持续优化强化企业联系包保制度,对全区“四上”企业及重点在建项目实行包保服务“全覆盖”。推行一网通,皖事通办平台不见面审批,打造龙子湖区特色专区,网上办件申报率达98%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投入使用,实现“零人工审批”千余件业务。实行一日结,企业开办流程7个工作内完成,企业首次开办印章免费,为企业节约成本130余万元实现一口办,推行为企服务平台两制度两窗口等模式单窗口并联多部门,推进企业诉求办理平台“一口收办”工作,为签约项目代办、包办各类事项1609件,办结率97%为企优环境工作扎实有力。

作风建设驰而不息深入贯彻全省一改两为大会精神,对照五做到严实工作作风。互联网+监管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网络运行系统上线运行监管事项覆盖率达92%开展临时机构专项清查行动,盘活闲置沉淀国有资金8000万元公经费预算压减2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推进审计监督、制度规范全覆盖,深化拓展基层减负成果。

回顾2022年,全区上下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意识强大的韧劲闯劲,办成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难点问题,化解一批矛盾纠纷。这一年,形势很难!财政运行压力较大,受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税收收入仅增长3.3%低于财政支出增幅32个百分点我们坚持抓好税源建设支出结构优化,千方百计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6%这一年,工作很拼!多措并举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信访零进京。开启基金招商模式,撬动社会资本12亿元,“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展格局初步构建。央企中国500强企业投资落地项目增至14这一年,机制很新!加大对建筑业、商贸服务业等市场资源整合力度,将有限资源效益最大化,全力以赴做实经济发展底盘。优选经济部门业务核心骨干合署办公,通过“13N模式实现部门联动,每周六召开“问题例会”加快项目签约、开工、入库、竣工和达产入规效率全年预计新增入库项目70个,入规企业15家。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大浪淘沙始见金,这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一切,是区委坚强领导、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社会各界同心协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龙子湖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子湖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龙子湖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一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经济总量不大受疫情影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二是投资拉动后劲不足发展质效不高产业结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三是产业布局和招商规划有所欠缺产业整合特别是特色工业板块和商贸物流体系规划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健全。招商项目谋划系统性不强,外引内联、整合拓展的聚集度不够引进项目投资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高,有影响力、有聚集带动作用的高质量项目不多。二、三产领域高附加值产业链基本空白。产城融合发展不充分土地、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不足,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够,园区及企业周边生活、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东部核心商贸服务圈存在空白,生产、生活、生态多维涵养的发展空间尚需大力营造。五是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还有短板。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差距,财政金融、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六是干部能力、作风仍待进一步加强。少数机构适应新形势、驾驭新矛盾、实现新发展能力还不强,个别干部主动围绕项目创新推进的意识和本领尚需提高作风顽疾仍然存在,“稻草人”“机器人”“老好人”现象在不同领域时有表现,等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龙子湖区深入落实十四五规划、加快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甬蚌合作等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从我市最新修改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建提速扩容来看,龙子湖区发展的外围环境日益改善,要素对接、聚合效应正在加快形成。从区域互动来看,城市东进号角进一步吹响,“龙凤同城”、“产城共融”节奏加快,中创区即将迎来开发建设高潮,“一园四分区”产业承载潜力将逐步有效释放。从疫情防控态势和最新政策研判来看,中小微实体经济、群众就业和稳经济复工复产等政策叠加,2023年将是产业发展和项目投资提振奋进的一年。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变一张蓝图绘到底,更好统筹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和疫情防控。

按照区委四届二次党代会的部署,2023年区政府总体工作思路是:“突出核心产业带动,精耕细作民生实事,统筹抓好重点整治,做优做美风景名片。”

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筑业产值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省和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扩大有效投资加速项目建设

提升双招双引质效。明晰招商方向。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充分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做强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传感器4个主导产业。制定“四大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成立光电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硅基新材料、生产性服务业、建筑业、农业产业化7个招商专班,沿着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强链补链增链。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基金+产业+基地+服务不动摇,力求1支基金孵化“1个平台、1个生态圈,力争基金总规模20亿元。全年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不少于2个。

聚力攻坚项目建设。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深度谋划项目建设和经济领域体制改革。压实“四级”调度、专班推进机制。清单化抓项目推进,动态跟踪建设进度。加快推进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薄膜和高端设备制造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全面完成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期建设切实提高签约项目开工率、入库率、竣工率,力争签约项目开工率60%以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力推进要素配置和重点企业跟踪服务,集中抓好利税多、污染少、可持续优质项目最大限度形成实物工作量,着力增强即期投资拉动。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把金融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阵地,增强金融意识,培育金融队伍,做到管行业必须管融资、管项目。健全金融机构项目招引谋划编制的对接机制精准匹配项目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统筹抓好金融资源和税收资源集聚效应。服务实体经济。增加信贷投放,以“园区贷”等形式,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覆盖面和利用率,畅通线上融资需求对接渠道。提高财政质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精准做好债务管理,稳妥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落实平台融资。加快老旧小区雨污水改造等8个项目融资,推动平台公司AA级评定,完成融资额度不低于50亿元

(二)聚焦优化升级,提升产业质效

推动工业品质化集萃。加快产业转型。坚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牵引,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努力将产业转型的势能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能。瞄准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不少于10壮大市场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递增计划,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争创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力争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70%以上。

推动商贸多元化赋能。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完善。进一步激活老城区商业发展活力东鼎商业广场尽快投入运营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加快新区环湖、大学城、高铁“三大商圈”建设,推进环湖西路商业美食中心建设,促进大学城商业街区换代升级,丰富高铁商圈业态。助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加快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整合利用海亮城市广场等闲置商业资源,借力中央创新区,打造楼宇经济,推进园区企业制造与贸易在线充分融合,积极营造产城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8促进外资外贸增效。加大稳外资、稳外贸工作力度,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家、外资企业1家。

推动农业产业化提升。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推进科技强农,以种业振兴、“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依托,支持华信禽业等企业开展新品种培育,扩大育种育苗规模。聚力机械强农,提高农机作业面积。促进农民增收,落实落细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行动,积极盘活农村宅基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造1000亩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2%

(三)注入转型动能,优化资源利用

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工业园区建材等行业进行深度治理,实行全天候网格化监测,确保企业达标排放深入开展路域环境、裸露土地、建筑工地等专项治理,严格落实防尘抑尘措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龙子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分步搬迁环湖村庄、城中村。系统谋划湖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靓淮河”工程,持续深入开展锥子山、曹山区域整治提升工作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全力打造皖北最美城市湖泊生态治理样本。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依法落实用地变更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评审制度,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100%

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梯度落实碳达峰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绿色化变革,确保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完成既定目标。以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两高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严格审批新增“两高”项目,加强存量项目节能挖潜。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

不断强化空间载荷。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聚焦“六个一”目标,大力推进“六大工程”,年内全面完成在建及新开工40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探索“管委会+公司”改革,推动“互联网平台+园区”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绩效推深做实“标准地”和亩产绩效评价改革,出台差别化用地、用能、信贷政策,落实企业退出管理机制。

(四)激发产城活力点靓城乡界面

建设东部新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城市,立足人口、交通、产业和资源等一体化统筹设计,有序推进东风街道、东升街道东迁工作,提升新城建设能级和品质内涵。加快落实朝阳安置房以北、胜利东路两侧片区开发计划,全面完成110KV变电站规划建设及15条道路提升改造深化与蚌投集团合作,力争年内完成中央创新区首批项目建设。加快蚌医一附院心脑血管中心浙大安徽项目建设进度,加速东部医疗资源聚集。

系统完善城市功能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新托管区域高层无水小区改造,启动火车站南侧、滨河南路、李楼乡朝阳村等重点片区改造,打通新老城区发展“筋脉”。借力靓淮河工程,全面打造宜居宜游的淮河南岸优质生态景观带与龙子湖风景名胜区实现河湖贯通,形成东部风景大循环。坚持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坚决完成宋庄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市级征迁改造计划,力争安置房开工1600套,竣工1100套,回迁群众3000户。

大力促进乡村振兴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和撂荒地整治专项行动做好农业污染源防治和秸秆禁烧工作。加快实施李楼乡水系修复工程强化农田水利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以黄郢、曹巷、贾庵村为支点,带动沿线打造美丽乡村整合村级闲置土地,聚焦桃瓜种植、肉禽加工,推进园林产业、特色农业集聚做大,以农业项目化、乡村产业化、农村示范化,打造乡村振兴龙子湖样板。

(五)聚力民生普惠托举群众期盼

擦亮社会事业品牌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未来实验小学、新元实验小学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加快龙子湖实验幼儿园改扩建、二中科创、珠城路学校、行知小学新建校等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进程。扎实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续写学雷锋志愿服务时代新篇。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建成5个“15分钟阅读圈”。科学修编龙子湖景区规划,稳妥推进古民居博览园、大明文化园等项目进展,推出一批特色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城市东南生态文旅休闲板块。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持续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完成区级疾控中心建设,提升区域内传染病快检应急能力。全面落实医保政策,持续推进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探索残疾人托养中心运营模式,打造残社共建就业孵化基地。构建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长效化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双拥工作,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机制加强乡镇级服务站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打造“信访超市”,深化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乡街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组一会、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广红色物业等创新做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等犯罪行为。积极开展“十无村居”创建,抓深抓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六)勇于自我革新打造活力政府

着力改善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涉企服务重点环节,以提升各项考评指标为抓手,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最大力度减环节、减流程、减材料、减跑腿、减时间,让政务服务更加“好办”“易办”。积极推进容缺审批、并联审批、“拿地即开工”等服务保障模式,全力保障项目用地、水电气配套、人力资源、能耗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等要素,做实做细企业联系包保工作,全面提升代办帮办水平。

着力建设法治社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支持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覆盖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和八五普法,厚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打造龙子湖特色普法品牌落实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司法公正高效,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着力强化风险防控。紧盯金融、生态、财政、房地产、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积极化解政府债务,持续推进涉房、涉地、涉企、涉众等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排查信访纠纷隐患。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重点领域审计监督有效推行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将防范风险挑战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维稳安保工作机制。

着力提升工作锐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全面学、系统学、原原本本学。对标沪苏浙城市创新做法,抓好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平台、重大举措的执行落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扬干事创业的斗争精神,勇于同内卷躺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作斗争。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舟至中流,更需奋楫勇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勤勉实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好的发展实绩开创现代化美好龙子湖区新征程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 七个维度P2

七个维度”:即投资强度、产出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能耗约束限度、产业集聚度、未来成长度

 

2. 亩均论英雄(P2

“亩均论英雄”:指以亩均单位土地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评价标准,通过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树立先进典型,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3. 小散乱污企业(P2

小散乱污企业指不符合产业政策、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土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企业。

 

4. 瓶改管P4

“瓶改管”:指通过在餐饮场所推广使用管道天然气,减少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5. “五控”(P5

“五控”:即控煤、控尘、控气、控烧、控车

 

6. “乡街吹哨、部门报到”(P5

“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指在全面开展问题摸排、明确执法责任的基础上,使乡街成为基层行政执法的调动者和协调者,一旦发现违法问题立即吹哨”,各部门需在规定时限内报到”,对违法行为进行全链条查处。

 

7. “五大风险”(P5

五大风险”:即政治安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社会矛盾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

 

8. “五治融合”(P5

五治融合”:指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机融合,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9. “双困”、“新市民”(P6

“双困”:指就业困难且生活困难人员。

新市民”:指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及其他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专院校学生等常住人口总体收入偏低,住房问题比较突出,是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的重要对象。

 

10.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P7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11. 13N”(P8

13N”:指成立“工招园办公室”+“统计局、发改委、科技经信局”+“投资促进局、园区、项目服务中心、住建交通局等”多部门联动的经济协作组,推动项目入库、企业入规。

 

12. “两强一增”(P12

“两强一增” :即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农民增收。

 

13. “两高”项目(P13

 两高项目:指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主要包括钢铁、煤炭、铸造、水泥、电解铝等。

 

14. “六个一”目标、“六大工程”(P13

“六个一”目标:即引进一个地标性产业项目,组建一个产业联盟,牵手一个产业内有实力、有影响力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一个园中园,培育一个五年内上市公司、打造一个战新产业集群

六大工程”:即基础设施优化工程、环保安全设施提标工程、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工程、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工程、产城融合创新工程、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工程

 

15. “标准地”(P13

“标准地”:指在完成建设项目相关区域性统一评估基础上,明确建设项目投资、能耗、环境、建设、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履约承诺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16. “十无村居”(P15

“十无村居”:即无矛盾上交、无群体事件、无安全事故、无涉邪活动、无重点人员失控、无刑事案件、无出租房违法出租、无涉毒案件、无黑恶势力、无环境“脏乱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