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蚌埠市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政策解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现将《蚌埠市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公益性、基础性、先导性设施,事关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米”,“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5月29日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服务保障。一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不仅关乎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关乎农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部门深刻认识促进共同富裕、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14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全力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明确到2027年,全面建成建管护运协调发展的农村公路体系。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相关文件精神,对标长三角等先进地区,补短板、锻长板,为全市建设新一轮“四好农村路”提供制度保障,打造彰显皖北地区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以形成农村公路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为目标,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提升农村运输安全水平,挖掘路衍经济潜能以及打造公路安全精品路等一系列工作,推动农村公路各项工作数字化赋能,与乡村旅游、富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民关心、全社会支持、各方广泛参与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良好氛围。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初稿
2024年初省政府负责同志于安庆潜山召开了全省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现场会,会上就《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进行解读和任务布置。为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提供交通运输支撑,按照省级方案明确的具体任务指标,结合我市实际,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草拟了《实施方案》。
(二)征求意见
《实施方案(送审稿)》征求了28家单位(市直相关单位19家和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意见,结合各方意见,修改形成了《实施方案》。
(三)合法性审查
2024年7月19日,《蚌埠市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已通过合法性审查。
(四)正式印发
《实施方案》在2024年9月27日经蚌埠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2024年9月29日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蚌政办秘〔2024〕40号文件正式印发。
四、总体目标
到2027年,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实现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有效对接互通,全面建成建管护运协调发展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以上,努力实现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75%以上,四、五类桥梁及时处置比例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比例达到100%,建制村通公交比例达85%,力争“四好农村路”市、县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省前列。
五、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提出了我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指导思想以及至2027年农村公路“建、管、护、运”方面的主要目标。第二部分重点任务,从建设畅达农村路、平安农村路、绿色农村路、融合农村路、美丽农村路和智慧农村路等六个方面提出了15项重点任务。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深化要素支撑、严格监督考核和注重示范引领等5个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一)建设畅达平安农村路。一是聚焦强化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强化农村公路综合治理能力。《实施方案》将在现有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平台基础上,优化调整农村公路网规划与路网结构;二是对于农村公路路网通达深度方面,分阶段有序开展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等项目建设;三是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及养护水平。具体实施方案将依据年度省、市路况检测结果,动态消灭差等路、提升次等路;扎实开展公路安全设施预防养护项目,提升现有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深化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计划整治平交路口2500处,增设路侧护栏1000公里、交通标志5000块、振荡标线3000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设绿色智慧农村路。一是提升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实施方案》中除应急车辆外,力争实现城乡公交更新的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达到100%等目标。并结合我市实际,着力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推广绿色、节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二是推动农村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在农村公路沿线的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具备安装条件的村庄等场所,将积极引导配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三是推动农村公路设施数字化转型,提升农村公路信息化水平与农村运输智能化水平。
(三)建设美丽融合农村路。一是通过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推进具备条件的县级客运站功能升级,利用闲置场地建设共同配送中心,支持建设具备客运、货运、邮政等功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基本实现建制村邮政快递全覆盖。二是由于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因地制宜建立和实施城乡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构建群众可承受、企业可持续、财政可负担的票价体系,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形式运营主体,确保相关资金及时拨付到位,鼓励有条件的县先行预拨部分资金。三是推动挖掘路衍经济潜能,打造皖北地区田园风光的和美农村路。《实施方案》将通过农村公路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古村落保护等有机结合,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农村公路项目,实现“一县一品、一路一品”,推动打造出一批特色交旅融合品牌。
六、创新举措
(一)贯穿绿色理念。《实施方案》对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提出“城乡公交新增、更新的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达到100%(应急车辆除外)”,“乡镇城乡公交停车场站的充电设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比例达到70%”,推动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融合发展。坚持交邮融合、交旅融合,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提升客货邮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公路与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民宿康养、资源开发、特色小镇、电商物流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帮助农民创收增收。
(三)彰显蚌埠特色。《实施方案》提出“优先安排传统村落基础项目,打造‘一县一品、一路一品’的交旅融合品牌”,畅通交通干线与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建设主线联通、支线成环、末端通达的慢游网络,推进彰显皖北地区田园风光的特色旅游廊道,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四)推进智慧转型。突出信息化手段运用,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建立全市农村公路数字化档案,大力推进智慧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综合监管水平和工作效能。
七、保障措施及下步计划
(一)要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和落实以县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在延续“十四五”农村公路市级各项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由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牵头,进一步优化市补差异化政策,充分发挥省、市补助资金引导推动作用。
(二)严格监督考核。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各级路长、乡村道路专管员和路长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监督考核力度。
(三)注重示范引领。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广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镇等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良好氛围。
解读机关:蚌埠市交通运输局
解读人:公路港航科 王金强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2-3025719。电子邮箱:9639601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