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湖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一、2024年重点工作
(一)聚焦党建赋能,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一是紧抓党的建设不放松。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并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23个基层党组织通过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二是坚持党纪教育不放松。及时召开了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专题部署会,制定《龙子湖区教体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及机关支部全体党员160余人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通过鲜活的案例和深刻的剖析,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筑牢勤廉之基。
三是强化党的领导不放松。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年为3所学校增配专职副书记,截至2024年底,19所中小学校完成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副书记配备。全区各中小学校将党组织领导写入学校章程,明确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创新开展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集中观摩活动,通过党建品牌的打造,逐步构建起“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一阵地”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保障切实增强
一是教育经费保障严格落实。各项经费足额安排到位,规范资金使用范围,按月对各校的资金使用进度进行调度,截止12月底,龙子湖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完成支出3450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8万元,增长0.19%,完成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固定资产投资应统尽统,全年共纳统项目16个,累计投资资金2.7亿元。非营利性服务业劳动工资统计,2024年龙子湖区抽样单位为3所驻蚌高校,1-9月份统计增幅18.15%,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精准落实资助政策,共资助困难家庭学生1746名,发放资助资金67.8万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188笔,签订贷款合同资金约300.97万元,做到了资助政策全覆盖,资助资金全到位。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2024年教育保障项目信息化采购类项目3个,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1个,涉及资金605万元;顺利完成2024年学前教育促进工程3所新园项目,新增810个学位;稳步推进龙子湖实验幼儿园改扩建项目,行知小学部项目教学楼主体封顶,二中科创实验学校小学部新建项目施工招标前期工作全部完成;投入学前教育专项债资金1400万元,用于2023年部分设备采购项目验收后合同尾款支付和宋庄嘉苑幼儿园提升改造工程。
三是教育数字化提质增效。稳步推进智慧课堂和智慧校园建设,扎实开展“两区一点”工作;按照“边建设、边培训”的建设思路,对近60名学科教师进行智慧课堂、智学网、听说模考的一对一辅导培训;开展智慧课堂研讨交流20余次;18所项目考核校,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智慧学校应用达标率100%.
(三)锚定优质均衡,教育品质提档升级
一是全力促进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顺利完成普及普惠年度考核指标,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率先通过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省级验收,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做好国检抽测准备;构建小幼互通模式,定期开展幼小科学衔接活动,实现幼小无缝衔接。推进升级创建工作,开展“区域学共体”结对帮扶活动,助力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是优化资源提质升级。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化解龙子湖实验学校、汤和路学校大校额;落实《龙子湖区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全区2023-2024学年度集团化办学考核,在全市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1个(师范附小教育集团)、良好等次2个(龙实验和凤二小教育集团),占比30%,全市第一;积极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完成未来实验小学创建工作区级视导与验收。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全面建立协调与沟通机制,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教研活动,落实条件保障。
三是全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落实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开齐开足课程,规范作息时间;制定《2024年龙子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学区划分、跨学区分配、随迁(返乡)人员子女入学等工作,规范招生,2024年9月全区共招收一年级新生2260名,七年级新生1924名。办理跨学区分配297人,安置随迁(返乡)人员子女入学102人。妥善化解舆情。做好控辍保学,开展春季、秋季学期开学学生返校情况核查。做好普教结合,全区适龄三残儿童入学率98.1%。高质量完成年度教育事业统计,龙子湖区教育局被评为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先进县区,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全省仅有3个县区)。多途径提高教学质量。调整开展学科专项工作视导方式,完成130余次学科专项视导工作;做好各学科学业质量监测工作,全年共开展中小学抽测工作11次,组织各学校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精准施策;初中数学、生物、地理及化学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学生素养测评工作,累计5次,调研学科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科教师提供有效复习数据;开展中考各学科复习助力活动,召开“八、九年级复习助力专项活动”,开展下校听课、专题视导、教研活动90余次;积极组织初中各学科教研员及优秀教师汇编中考复习资料,收集优秀精品试题,供老师们选择使用,助力教学质量提高。
四是全力推进教育合作交流。制定了2024年交流合作计划,与长三角地区结对学校继续开展实地考察、教学交流活动,龙子湖实验学校与江苏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开展主题为“再携手,创未来”党建联盟活动;凤一小、凤二小、未来实小、实验幼儿园赴宁海与结对学校开展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通过跨区域教学联动,深入学习发达地区先进教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助推龙子湖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德能兼修,队伍建设有效优化
一是优化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范选拔任用程序。2024年选拔调整科级干部8人,股级干部4人,中层干部26人。不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全年组织30名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书记、60名党务干部分别参加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培训和教育系统党务干部培训,切实提升了干部的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
二是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管理方式。深化“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全年交流轮岗172人;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高层次优秀教育人才招聘等方式,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65名。规范编制、岗位管理,动态调整各单位编制和岗位职数,稳妥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认定初级职称88人,推荐64人参加中高级职称评审,全年合计147人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开展新课标、新教材学习研讨,19个学科完成新课标解读培训及讲座53场次,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结合青蓝工程,发挥名教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开展中小学12个学科的优质课评选及新任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11位教师获市级一等奖、21位教师分获市级二、三等奖,6位选手被选拔至省级参赛,其中师范附小冉玉华老师获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凤一小杨梦迪老师获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三等奖、龙实验陈雅静老师、和煦小学石晨晨老师荣获省中小学音乐学科优质课评选三等奖;1位老师荣获全省班主任基本功小学组二等奖,3位辅导员在蚌埠市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2024年精品课评选中,我区初中物理、道德与法治、化学、小学语文4节录像课代表市级参赛,荣获省级精品课;成功申报19个市级课题,目前已成功结题7个。组织评选出14个优秀教研组,7个省市级优秀教研组开展分享交流。
三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教师集体宣誓、师德宣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百余场;强化榜样引领,开展优秀教师等各类先进教师的推荐、评选工作,推选出省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个、省级先进教师3名,市级红烛先锋等先进个人34人;开展专项整治,组建20个排查组,重点针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校外办班、校外兼职等社会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2轮集中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五)深化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一是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开展第二届“五彩龙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共350名学生获得“龙小雷”“龙小慧”“龙小康”“龙小美”“龙小勤”奖章;补充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教师,进一步完善“五彩龙少年”评价标准。坚持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鲲鹏”核心工作组、各中小学校工作联络组工作职能。
二是完善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体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位选手荣获全省班主任基本功小学组二等奖,3位辅导员在蚌埠市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坚持德育铸魂。组织“红领巾巡讲团”用“童言童语” 开展宣讲活动,深入浅出地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开设了以“奋进新征程 做好接班人”为主题的线上《龙小雷思政小课堂》,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十六期;开展了“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及“龙小雷争创环保小卫士”“龙小雷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市级少先队礼仪风采展示中,和煦小学荣获一等奖;市级鼓号队表演中,汤和路学校荣获三等奖;在蚌埠市第三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区斩获奖项45项,其中2个项目入围“省赛”、1个项目入围“国赛”;新元实验小学、延安里小学入选省教育厅第三批“安徽省绿色学校”入选名单。全面推进校园体育“三个一”工程。组织开展6期区级体质健康抽测,体育课开足开齐率、大课间活动开设率达100%,在教学质量监测中,全区各校教学技能掌握率达87%;积极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各项比赛中,共获得13个团体一等奖、12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达标增优,全区中小学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55%以上达到优良等级。增强美育熏陶。在安徽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龙子湖区在舞蹈、合唱、器乐、戏曲、艺术工作坊、教学研究比赛项目中,共获得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是近年来在省级艺术展演中获奖最多的一年;丰富智育工作内涵。着力打造“书香龙韵 润泽童年”阅读品牌,参加蚌埠市智慧大阅读,获奖达284人次;2024年公布的安徽省第七届校园读书活动,共107个作品获省级奖项;积极参加安徽省第八届校园读书节和全国智慧教育读书活动,共报送作品千余份。《“双线并进 内外兼修”——龙子湖区区域阅读案例》被安徽省教育厅推送至教育部参加评选。开展龙子湖区小学生“探索与应用”比赛,在人人参与的前提下,经过选拔,来自全区各小学的352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应用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是巩固“双减”实效。开展教辅材料征订使用情况专项排查;建立第三方机构进校园遴选审核机制,印发《龙子湖区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日常监管,规范课后服务行为,学生校内课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加强民办教育管理,完成16所民办学校年检。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开展实地督查82次,核实群众举报事件16起,关停取缔无证照机构19家,责令整改机构27家。
(六)狠抓廉政建设,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一是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大排查。排查肃纪,彰显反腐决心。聚焦“1+4+N”领域,成立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及时召开各级会议全面部署摸排整治工作。通过学校自查、专兼职督学包校督查、多部门联合检查等方式,围绕膳食经费、教辅、校服、研学、学生奶、课后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共排查问题33个,整改率100%,退还违规发放经费171万元。制度夯基,筑牢廉洁防线。对教育系统各项规章制度展开全面清查与评估,共梳理出涵盖行政管理、教学教研、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领域制度3项,重新制定《龙子湖区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龙子湖区中小学、幼儿园(含二级机构)各项教育经费收支的规定》等文件,切实堵住制度漏洞。举一反三,培育清风正气。开展大规模、系统性的廉政教育活动,结合“三会一课”、行政工作会议,组织党员、教师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深入开展集中讨论,深刻剖析“1+4+N”自查自纠反面典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震慑效果。
二是认真推进省委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针对省委巡视组反馈的关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积极落实整改。通过整改,干部教师交流数量进一步加大,全年累计交流172人;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龙实验、凤二小等9所中小学教育保障项目,项目总概算605万元;投入330万元改造汤和路学校湖光校区、统筹使用龙子湖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元小学校舍,龙实验和汤和路两所学校“大校额”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坚持举一反三,定期开展排查治理工作并建章立制。整改以来,修订完善了《龙子湖区教育系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龙子湖区支教交流管理办法》和《龙子湖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三是积极落实区委巡视巡察要求。2024年9月12日至11月底,区教育局(含二级机构)及所辖16所中小学、幼儿园接受区委第七轮常规巡察。按照巡察工作要求,区教育局及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围绕“四个聚焦”,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经过巡察,各单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下一步将根据巡察反馈问题,细化整改措施,逐项逐条落实,以达到提高认识、举一反三、以案示警、促进发展的目的。
(七) 坚守安全底线,校园平安全力筑牢
一是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联合成立检查组,对辖区所有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全覆盖安全督查,对排查处的安全隐患,要求限时整改;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溺水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常态化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的巡查和监督,建立安全隐患档案,落实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跟踪制度,督促学校、幼儿园彻底整治安全隐患。开展“拆窗破网”行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共拆除2025扇防盗窗,面积约4944平方。
二是落实食品安全管理。14所学校自营食堂,1所配餐学校,28家幼儿园均实行落实校(园)长陪餐制度,100%实现明厨亮灶+互联网;开展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查找食品安全管理问题13项,针对问题逐一完成整改,切实提高“校园餐”服务质量。
三是做好儿童健康防护。推进青少年儿童预防近视工作,组织春秋两季中小学生视力普查,覆盖儿童青少年2万余人次;组织讲座、竞赛、展览、主题班队等形式的防控活动80余次,有效提高师生和家长的近视防控意识;做好春夏季传染病的妥善处置,联合区疾控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培训100余人次,全年及时发现并遏制百日咳、水痘、手足口等常见散发性传染病传播10余次,为师生在校工作学习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
四是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各校利用开学季和全国心理健康日开展至少3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全区各校对4-9年级13606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由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一起,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共计29名教师参与龙子湖区首届心理健康学科融合说课比赛,此次比赛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龙子湖区第二届心育手语操比赛活动中10个学校共计12个参赛剧目,评选出四个一等奖,八个二等奖。
(八)坚持内外兼修,教育发展活力全力激发
一是办好民生暖心实事。参与学习教育活动老年人数1.89万人,完成率109.8%;其中线上学习人数0.62万人,完成率137.8%;完成老年学校(大学)3个特设工作人员岗位招聘。通过“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官网等主流媒体发布新闻宣传报道295篇。新建公办园2所,增加公办学位630个;16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全区61%的幼儿园实现托幼一体化;全区26所幼儿园开展延时服务工作,服务幼儿2015人,群众知晓率及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二是发挥督导职能作用。 坚持督导工作“每月一主题”,聚焦教育热、难点工作,组织8个督学责任区30余名责任督学每月至少下校一次,履职尽责,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指导其限期整改,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先后开展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乡村学校专项调研、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五大行动”“双减”及安全等专项和常规督导工作,累计96次,发现问题25个,均跟踪整改落实到位。形成月督导工作报告12期,编辑督导简报12期、督导通讯12期。
三是层层落实信访工作机制。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学校及科室负责人“一岗双责”,针对教育系统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信访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年接待群众信访5次,完成市长热线交办单754件,群众满意度100%,真情实意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二、亮点工作
(一)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双创”工作
一是全市率先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顺利完成普及普惠年度考核指标,有效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提升各项指标,做好国检抽测准备。目前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二是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完成省级督导评估验收;在巩固提升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化解龙子湖实验学校、汤和路学校大校额;做好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分析研判,探索提升达标率的有效途径,全力以赴迎国检。
(二)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
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的实施意见》精神,龙子湖区工农小学与安庆市人民路小学结对办学,开展皖北地区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区教育局成立了专项工作推进组,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安庆市人民路小学派驻了3人帮扶团队进驻工农小学,分别授予执行校长、教务正(副)主任管理职务。两校先后开展了8次互动交流研讨活动,包括实地调研、教学研讨、师资培训等。目前两校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机制初步形成。
(三)圆满完成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2024年,龙子湖区被教育部抽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样本区,我区高度重视,规范实施:一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成立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龙子湖区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细则》,先后6次召开监测工作培训会,印发各类操作手册,制定应急预案;二是准备充分,保障有力。为全区24个监测点统一配备保密柜、体育监测设备、文具用品等,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调配,统一行动;联系电力部门和医务人员,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印发《监测工作明白纸》,教研员和责任督学多次到校,反复督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监测质量;三是组织有序,规范操作。监测期间,所有人员各司其职,规范操作,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3月份启动至5月底结束,历时三个月,顺利完成了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显示:我区四、八年级数学平均分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四)开展“五大行动”巡礼,擦亮“五彩龙少年”五育品牌。 在“龙小雷”德育品牌、“龙小慧”智育品牌、“龙小康”体育品牌、“龙小美”美育品牌、“龙小勤”劳动教育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系列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共推出“龙小雷践行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龙小慧走进经典书籍,演绎精彩人生”“龙小勤躬行劳动实践,夯实幸福人生基础”“龙小美登上缤纷舞台 ,尽情绽放艺术风采”“龙小康登上运动赛场 尽情释放活力朝气”5期巡礼。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龙子湖区教育局将聚焦教育强区建设,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巩固发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果,求真务实、规范管理、改革创新,为开创现代化美好龙子湖区贡献教育力量。
(一)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着力在强化党建引领上抓长效。一是在加强党的领导上抓长效。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讲话精神宣讲,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开展意识形态领域专项排查;二是在基层党建工作上抓长效。着力把党的领导贯穿中小学教育各方面、全过程,通过完善机制保障、优化班子配备、提升党建引领、深化党建品牌等举措,有效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走实走深。加强党建品牌建设,继续举办基层党组织生活集中观摩,通过观摩促进品牌建设,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品牌。
(二)坚持把教育优先作为重要支撑,着力在优质资源供给上强保障。一是在经费规范化管理上强保障。持续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2025年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核算、填报和义保经费年终考核工作;二是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强保障。全力推进行知实验小学部新建项目建设及二次装修设施设备采购配套工作;加快实施二中科创实验学校小学部新建项目实施工作;扎实做好三十一中老粮校改扩建项目实施及2025年全区中小学教育教育保障项目谋划实施工作。
(三)坚持把提升内涵作为主要抓手,着力在巩固优质均衡上深作为。一是在学前教育安全优质发展上深作为。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推进幼儿园升级创建,坚持民办园年检制度;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推进“安心托幼”,推广安吉游戏;助推园本课程建设,挖掘园所特色,凸显“一园一品”;定期开展片区教研、送教及送讲、观摩研讨及评比活动,积极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做好无证园治理;二是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深作为。落实阳光招生,做好控辍保学,促进教育公平;深入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化解大校额。积极开展市级新优质学校创建,指导未来实验小学力争通过市级评估验收,指导新元实验小学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及影响力;推进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做好学海路学校的接收,确保工作有序平稳;三是在问题整改上深作为,针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检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检反馈问题,在做好巩固提升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加快补齐短板弱项,高效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坚持把人才兴教作为关键举措,着力在加快队伍建设上蓄后劲。一是在干部培训培养选拔上蓄后劲。继续实施“251”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校长队伍、班主任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遴选中层干部赴宁海县学校挂职锻炼,促进干部在多岗位多环境中练就“真功夫”;二是在教育人才引育上蓄后劲。与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协同推进人才工作,抓好抓实教育人才引进,及时补充紧缺学科教师;科学公正做好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大力开展优秀教师等各类先进典型的推荐、评选,营造全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三是在激发教师活力上蓄后劲。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推进“区管校聘”工作,加强教师交流轮岗的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学科结构;四是在探索拔尖人才培养上蓄后劲。开展新教师课堂教学抽样赛、多形式教师基本功比赛、联片教研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加强教研组建设,评选优秀教研组;对各学科课题实施情况全方位指导,为课题组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在融通五育并举上聚合力。一是在促进五育融合发展上聚合力。精细德育管理,打造品牌德育课程,力争做到一校一品牌;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展现一批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加强德育师资力量,继续开展龙子湖区中小学班主任、辅导员基本功大赛及培训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方法灵活”的德育工作队伍;培育特色德育活动,增强仪式教育;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推进校园体育“三个一”工程;推动“明眸皓齿”工程实施;积极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和比赛;丰富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至2项艺术特长和爱好;继续开展以关注学生素养发展为目的学生素养比赛活动;二是在巩固提升“双减”成效上聚合力。加强课程管理、作业管理、考试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工作,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六)坚持把涵养生态作为有力抓手,着力在优化教育环境上固根基。一是在筑牢安全底线上固根基。强化校园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开展每月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围绕校园食品安全、校园欺凌、防溺水、校园周边乱点等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努力创建平安校园;二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固根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培训活动及学科比赛,做好个别化、精细化干预与支持,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服务,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